《论语》思想论(63)|生活有讲究,但不可古板

2021-02-24 14:20:4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10·9席不正,不坐。

解:孔子对于席子的讲究。席子不端正,不坐。

10·10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

解:孔子和乡人在一起生活时注意的事情。

和乡人在一起饮酒,孔子要待拄杖的老人离席后,他自己才离去。逢到乡人举行驱鬼的傩礼,孔子便穿上朝服立在家庙的东阶上。

孔子晚离席,表明他对老人的尊敬,这与儒家尊老敬老的思想是一致的。现代人饮酒,领导不走,大伙都不走,倒不是心里多尊重领导,只是自己不好意思而已。

10·11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解:孔子人际交往中的诚意表示。

孔子托人给在国外的朋友问好送礼,便向受托者拜两次而后送行。孔子病了,季康子派人送来了药,孔子拜谢然后接受,但对送药人说:“我对这药性不是很了解,不敢当面尝了。”

孔子时期的风俗,别人赠食物,应当着来人的面先尝一尝,以示感谢。但对于药物,孔子则区别对待,体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很诚实。

10·1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解:孔子对于人命与财产的做法。

孔子家里的马棚烧了,孔子退朝回来,知道了此事,问道:“伤到人了吗?”不再问到马。

这表现了孔子“人的生命第一”的价值观念,在人的生命面前,其他的东西包括动物的生命都是次一级的,尽管当时马是一种贵重的财产,但也不足以动摇孔子的人本主义的价值。

10·13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解:孔子在生活方面的事君之礼。

国君赐给食物,必把席位正一正后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必定煮熟了先供奉一下祖先。国君赐给活的动物,必定先养着。侍奉国君同食,在君主祭祀时,先吃饭为国君尝一尝。自己生病了,国君来探视,头朝东卧,身上盖着朝服拖着大带。君有命令召见,不等仆者把车准备好,就自己徒步先走了。

10·14入太庙,每事问。

解:孔子到太庙里去的行为。

孔子走进太庙,见到每件事,他都问问。

10·15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解:孔子与友相处的行为。

有朋友去世了,没有收殓的人,孔子说:“丧葬由我来处理吧。”朋友赠送的礼物,虽然贵重如车马,只要不是祭肉,孔子都受赠不拜。

孔子跟朋友,实实在在,不玩虚的。

10·16寝不尸,居不客。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

解:孔子在各种场景的行色变化,“诚于中形于外”之表现。

寝卧时不似挺尸,居家时容仪不像做客那样拘谨。见到穿丧服的,虽是平时十分亲密的人,也一定改变脸色表示同情。看见戴着礼帽与眼瞎的人,虽然是卑亵之人,也必在容貌上做出改变表示不安。在车中遇到穿丧服的人,便把身体微微地向前俯一俯,手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同情。对于路上负重的小贩,也如此表示。宴席上遇到丰富的菜肴,一定要站立起来,表示感谢的神色。遇见响雷、狂风,一定改变态度。

严谨、自由、同情、尊重、感恩、敬畏,孔子在不同的场景的行色改变,似乎对于上述精神都有所体现。

10·17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解:孔子乘车时的行为礼仪。

孔子上车,一定先端正地站好,拉着扶手带登车。在车上,不向内回顾,不对赶车人疾言厉色,不对赶车人指指画画。

有的领导坐车总喜欢指挥驾驶员这样开、那样开。有的丈夫或妻子坐在车上,总喜欢指挥对方如何开车,有的人甚至打了起来。看来孔子的这个小事到今天做到也不容易啊。

10·18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解:一幅优美的孔子山间行走图画。

孔子在山间行走,一群山鸡看人的脸色一动便飞向天空,山鸡在空中盘旋一阵又停在另一处。孔子感叹说:“这山梁上的山鸡真会得其时宜啊!得其时宜啊!”子路听了,向着山鸡群拱拱手表示敬意,它们犹豫了一下振振翅膀又飞走了。

本篇讲了一堆孔子的讲究,但最后以此作结,强调了山鸡的得其时宜,似乎要表明所有的礼仪都不是僵硬的,人们还是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被困死。孔子不是教条主义者,“孔子,圣之时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