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60)|学习的最高境界:离经不叛道

2021-01-20 11:30:2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9·27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解:孔子说:“穿着破旧的棉袍与穿着光鲜的皮衣站在一起,能够不觉得惭愧的人,恐怕只有仲由了吧?《诗经》上讲:‘不嫉妒不贪求,哪能不好呢?’”子路听了这表扬以后,便老是念叨这两句诗。孔子听说后又道:“仅仅这样,怎么能好呢?”子路能做到这样,确实很难得,这是需要有着强大的心理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许多人靠穿名牌来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心,与子路比,其实是很自卑。但子路听了孔子的表扬有些沾沾自喜,所以孔子又对他进行了敲打,这也是孔子因材施教思想的反映。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孔子说:“天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这句话是名言,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大有问题,松柏最后凋零也是凋零,说明松柏跟别的树木一样,也是经受不住严寒天气的打击的。那么,如果因这样而赞扬松柏之坚韧,只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似乎与孔子的意思也与历史上传承的意思不同。这句话实是表达了“天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到最后是不凋零的”这层意思,以此而称赞一些坚贞高洁之士,在社会变黑暗、众人纷纷随波逐流之时,仍能坚持自己的操守,决不肯改变自己。文天祥《正气歌》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郭沫若先生的《一九六三年元旦书怀》中有句“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怀;有一首歌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词为:“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顶。”把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做了很好的阐发。自从孔子讲过这句话,“松柏之人”的形象就在汉语文化中生了根,松柏也成了人的气节的象征,孔子用了“后凋”一词,几乎所有人引用这句话时都指的不是“后凋”的意思,这是文本阅读时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对于阐释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松柏已有很强的文化内涵。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解:知、仁、勇乃儒家的三达德,是孔子提出的人的自我修养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孔子说:“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戚,有勇气的人不会恐惧。”这样说似乎是同义反复,其背后的道理在哪里呢?这与儒家所强调的“理”的概念有关,“理”是万事万物的秩序,是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一个认识了事物之理的人,自然便不再迷惑,这就是知者;有仁德的人与理为一,浑然与物同体,他生活在大我的境界之中,便不会再为小我的境遇,如个人的功名利禄得失等而忧戚,其忧只是先天下之忧而忧;从理出发、依理而行便自有无所畏惧的勇气。到后世宋明理学时期,对于知、仁、勇的哲学基础便有了非常清晰的解释,所谓“性即理”“心即理”是也。

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解:孔子说:“有人可以同他一起学习,但未必能一起向道;有人可以同他一起向道,但未必能一起依道而行;有人可以同他依道而行,但未必能一起通权达变。”孔子讲了学习的四层境界,第一是共学,第二是向道,第三是行道,第四是权变。大伙是同学,在一起学习,但学习的目的不同,有人把学习当作功名富贵的敲门砖,有人则把学习当作向道的阶梯;有人向道后会依道而行,但如果学不精、学不透,则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最高的境界则是对道的熟练把握,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离经而不叛道,如同武林高手的无招胜有招,无招之中又体现了武学的精神。

9·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解:有诗讲:“唐棣开花,翩翩摇晃。我心岂不想你?只是住得太远。”孔子说:“只是没去想,真想的话,还有什么远呢?”思念一个人全凭真感情,有了真感情距离再远也阻不断。孔子以此开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