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50)|大病之后才知健康重要

2020-11-11 14:51:3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解: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周文王的爷爷去世时,按礼应传给长子泰伯,但泰伯见自己的父亲因喜欢文王而希望传位于季历,也就是文王的父亲,于是就提前离开了周的属地,到了当时的南方蛮荒之地,也就是让出了自己的王位继承权。后来,季历请他回来,也不回来。孔子对此高度评价:“泰伯,那可以说是品德极崇高了。屡次把天下让出来,老百姓简直找不到合适的话来称赞他。”孔子的感慨也是对其所处时代的批判,因为他那时为争权力父子相残、兄弟相杀的事已时有发生。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解:孔子的许多话都是讲给统治者听的,也就是他所谓的君子,孔子重视礼治,以礼治国,礼的精神是仁,其标准就是中庸之道,以中道为各种行为制定了有效的约束边界。对于统治者的行为必须用礼加以约束,孔子说:“只是恭敬却不知礼就会疲劳,只是谨慎小心却不知礼就会畏惧懦弱,只是勇敢却不知礼就会造成祸乱,只是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出口伤人。在上位的统治者,用带着深厚感情的礼节对待亲人,老百姓就会跟着走向仁德;对于自己的老同事不加遗弃、礼重如初,老百姓之间就不会人情淡薄。”

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解:曾子病了,把学生们召集来对他们说:“动动我的脚!动动我的手!《诗经》上说:‘战战兢兢,好像站在深深的水坑边上,好像踩在薄薄的冰层上边。’从今以后,我才懂得如何使自己的身体免于受到伤害了!学生们!”

这是曾子的病后痛悟,曾子特别重视人的身体,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保护好身体就是对父母的大孝。但身体是自己的,自己却往往管不住自己的身体,好逸恶劳、饮食失度等等,结果在生活的过程中使身体受到各种伤害,得了病后,一般人就感到后悔,于是会发誓改掉自己的不良习惯。曾子在这里是以自己的亲身感受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当然很多人病了才知道小心谨慎地爱护身体的重要,病好了,很快就忘了。

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解:曾子病了,鲁国的一位高官孟敬子来看望他。曾子掏心掏肺对他教育了一番。曾子说:“鸟要死了,鸣声是悲哀的;人要死了,说出的话都是善意的。在上位的人待人接物有三方面应注重:严肃自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暴无礼、傲慢懈怠;端正自己的颜色,就容易使别人相信自己;说话的时候多考虑言辞和声调,就可以避免引起别人鄙陋粗野和错误地对待自己。至于礼仪中那些繁琐的细节,自有主管人员负责。”

曾子在此是推行礼治,他的核心思想是礼治要从统治者自身做起,从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很平实地做起,而不是很苛细地去关注那些礼仪中的细节。这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是故君子恭笃而天下平”是一样的思维方式,原始儒家基本不谈过高之理,始终强调领导带头、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打铁还要自身硬。

从此节看不出曾子是否真的是大病将死,但他讲“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将死亡看作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在死亡面前,人将抛弃各种虚假的束缚,而讲出真心实意的话语。现代西哲海德格尔强调“向死而生”,颇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