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48)|对别人的进步要多鼓励

2020-10-21 14:49:0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解:孔子钓鱼不用大绳拉网横断水流,打鸟不会射宿在巢中的归鸟。这倒不是说孔子当时已有了环保主义的意识,因为那时环境还根本没有成为人类的问题。

孔子这么做体现了其知行合一、在生活中贯彻自己哲学的特点。首先,这是其仁的思想的表现,鱼与鸟都是人所食用的,但即使这样,打鸟钓鱼也不会赶尽杀绝,而是有万物一体之仁之念,对鸟、鱼同样有一份仁心;其次,表现了孔子对欲望的节制,面对物质收获,绝不会贪得无厌,而是保持适度的原则,留有余地,不把物质利益一网打尽,全部占有。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解:孔子从不以天才自居,不认为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人,在这方面孔子对自我的评价,要比后世一些圣化他的人要实事求是。他讲:“大概有那种没有什么知识而凭空造出一些所谓学问的人,我没有这种情况。我是多听各方面的意见,选择其中好的而遵行;多看各方面的经验,选择其中合适的而记住。我是次一等的智慧。”孔子讲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多看、多听都属于学而知之的情况。因此,孔子自我评价是“知之次也”。孔子就是这样一位平实、可亲近的人,完全不是一个故作高深、自我神化的学派创始人形象。

7·29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解:这是孔子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一个生动事例。互乡那个地方有一个很难说话沟通的少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跟这样一个刺头见面,弟子们都不是很理解。于是孔子说:“我赞成他的进步,不赞成他的退步,对人何必做得太过分呢?这人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要求进步,便应当称赞他现在的洁净,不要死记住他的过去不放。”孔子不但什么人都教,而且很懂得教育心理学,知道通过鼓励别人而使其取得进步,别人有一点闪光的东西,就及时抓住,善加培育,使其自尊自立,从而取得进步。孔子确实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解: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贯穿于其思想的方方面面。孔子多次谈仁,但从不轻许一个人为仁者,包括自己优秀的学生。在《论语》中,孔子赞扬为仁者的仅仅六人,他们分别为伯夷、叔齐、比干、箕子、微子以及管仲。似乎仁是一种令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很高远的样子。但在此节,孔子又从另一方面对仁加以解说,认为仁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伦常日用之间。他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这仁就来到了。”孔子在此从主观方面谈仁,说明仁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有一份想要仁的心,就已经是见仁了。当然主观动机并不能代替客观效果,有了主观动机只是第一步,仅是必要条件,这点容易达到,但要客观上实现仁德饱满,还要知行合一,付出努力。孔子在开始处说不难,是要防止人们打退堂鼓,充分鼓励人的一点仁心。

7·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解:孔子在政治上是要恢复周礼的,而周礼规定同姓不通婚。当时鲁国与吴国是同姓之国,鲁昭公娶了吴国的女子,明显违礼,孔子肯定是知道的,但孔子又要为君主讳。因此,当陈司政问鲁公懂礼不懂礼,孔子说:“懂礼。”孔子走后,陈司政向孔子的学生巫马期作了个揖,向前一步说:“我听说君子不结党偏袒,难道孔子这样的君子也偏袒吗?昭公在吴国娶亲,是同姓,叫她吴孟子。昭公懂礼,那谁不懂礼?”巫马期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只要有过错,别人一定知道。”孔子批评自己,其实是批评昭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