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47)|自古圣贤皆寂寞

2020-09-30 15:35:49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解:孔子晚年过宋国时,在大树下讲学,宋国的大司马桓魋看不惯孔子的那一套,就派人去砍倒大树,扬言要杀掉孔子。孔子的弟子劝孔子赶快离开,孔子并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而是不慌不忙地说了这句话:“天在我身上生有了这样的德行,桓魋又能将我怎么样呢?”当然,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还是很快就离开了宋国。

这句话并不说明孔子是天降神明,而是讲了一种微妙的心理活动。一个人孤独地从事一种伟大的事业,有时候是需要自我激励的,这时候将个人与一种宏大的事物联系起来,就会因使命感而产生出无所畏惧的勇气,但真正讲来,天并不能帮助自己,本质上要有那份勇气,还是要靠个人的修养功夫。身体是被动的,但心理和精神都有着极大的可能性,只要心理坚定、精神阔大,忧戚危难并不足以动摇自己。当然,个人的气度是一回事,现实的结果又是另一回事,有了气度能否避免灾难,还要看各种条件。孔子这次是从容离去了,历史上还有人只学孔子的气度,不做现实的准备,结果却遭到了灭顶之灾。如王莽学孔子,被刘秀的士兵包围后,从容不迫说:“汉兵其如予何”,结果是被乱刀砍死。

7·24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解:这确实像一位收费办学的老师说出的话。学生们来了,跟着学习,总达不到老师的水平,于是就怀疑老师没有把真本事教给自己,于是孔子讲了这话,算是自我表白:“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是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行为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孔子是真心把自己的东西教给自己的学生的,但孔子的许多思想并非记下词句就算真正学到手了,需要的是切己体察、知行合一,学生们人生阅历浅,达不到孔子的境界,因此对孔子的教育有所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通观孔子的思想,基本上都是平实、朴素的东西,没有过高、过虚之理,但要理解透彻、有所受用,却要不断实践,事上磨炼,孔子强调他无所隐瞒,其意义就在这里。

7·2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孔门有四教、四科。四教:文、行、忠、信;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教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内容,四科是对教育内容在学生身上产生效果的分类评价。

文是文献学习、各种学问,孔子时代的各种经典等等;行是文的实习、各种社会实践,孔子时代的各种有用技艺如六艺等等。强调文与行,体现了孔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合一的思想萌芽。

忠强调对自己的忠诚,学问和行为要发自内心地知行合一,由自己表里如一地体现出来;信强调对别人的诚信,由己及人,学问和行为对己对人是一个样子。忠从内心生发出来,信则落实于与自己打交道的人。

7·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解:表现了孔子对现实批判的一面。孔子认为,像尧、舜那样有德有位的圣人,他是见不到了;只要能见到有德行的君子,就可以了。但是现实是,君子很少,别说是君子,甚至好人都很少。孔子认为,好人我是看不到了;只要能见到能有所坚持的人就可以了。但现实中的人们,充满了欲望和虚荣,本来没有,却要装作有;本来空虚,却假装充足;本来很穷,却要追求奢华,如此不加节制便很容易被外界所诱惑,而很难坚持自己的操守。好人见不到,有恒者也少有,孔子在世间有着深深的孤独与悲哀。李白讲“自古圣贤皆寂寞”,李白真懂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