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41)|学问要能转化为行为

2020-08-19 13:27:4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述而篇第七

7·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解:孔子对自己为学方法的总结。他讲自己:“引述古人而不自作,相信并爱好古人的学说,我私下里把自己比作彭祖。”彭祖是孔子时代传说的名人,学识渊博,活了800岁,孔子这一总结也看出他对自己为学方法的自得之情。这一为学方法的特点就是重视古人的经验、重视历史传统。但是述而不作是否就没有创新,就是复古主义呢?并不尽然。天下有一种高明的作家,他写的文章全是引用别人的话,但文章最后表达的思想却是他自己的。孔子应该就是这样高明的作家,他从古典的文献中东引一点、西引一点,但最后却是开创了儒家学派,他也成了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实是有大创造的,关键是看怎样述、如何好。

孔子这一为学方法对后世儒家实有很大影响,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他们表面上似乎都是在引圣人之言,圣人没说的似乎都不敢逾雷池半步。但就在这个过程中,孔孟儒学发展出了理学思想,发展出了心学思想。在其保守主义、复古主义的外壳下面,有着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这样看儒家,也许才能理解其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原因。

7·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这一句似是接着上一句而来的,仍是孔子在谈自己的为学。他讲:“把所学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倦,教育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对我有什么困难呢?”孔子的自得之情、职业尊严溢于言表,从口气上跟第一句十分相似,一位自信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形象跃然纸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成为后世一切教师的一个基本修养。为学之乐与执教之乐成为一位读书人安身立命的重要内容,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解:从语意与语感上看,这句是接着上面两句来的。上两句讲为学,孔子颇为快乐、自得,这一句讲行为,口气上也来了一个转折,从乐变成了忧。孔子有四忧,他说:“品德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以身赴之,自己有了缺点却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这体现了孔子知行合一的思想,研究学问最终要落到自己的行动上,在行动中体现出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提高、学问不断丰厚、勇于赴义、不惮改过,而学问转化不成行为,不能变化气质,正是孔子所忧虑的。儒家思想是生命之学,修习儒家思想不能纸上谈兵、玩弄文字游戏,而是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命,使人生的境界得到提高,《大学》上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为学与为人是不能分开的,孔子的四忧体现的正是这点。这与近现代一些西方哲学家,其哲学是哲学、人生是人生,是两种不同的为学趋向。

7·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解:这一句从文意上似乎与上面三句有联系。孔子好学不断、修养不断,他的个人精神就达到了一个很高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就会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表现出来。此节重点说了孔子在家闲居的表现,他整个身体从容舒展,面容和乐愉悦,内心不紧不迫,与天地浑然一体。夭夭形容桃花开放的样子,桃花开放,如同灿烂笑容,那是生机自内向外的自然流淌,在这里形容孔子的容颜很恰切。正是因为精神世界的宽厚,外界的风风雨雨才不能动其心,表现才这么闲适平和、温润可人。这也是著名的“孔颜乐处”的体现之一。宋朝哲学家程颢有诗:“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写的正是孔子的这一境界。学习儒学而不能变化气质至此地步,就不能说是学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