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24)|小人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020-04-15 16:04:26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赵宗符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解:君子在孔子的话语系统中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贵族统治者,与其相对的小人则指普通老百姓;一是指道德上的君子,与其相对的小人则指道德上有瑕疵的人。在这句话中,无论哪个含义,孔子讲的义利之辩都是成立的。

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组关系来看,被统治者可以只懂得自己的利益,但统治者却必须懂得义,义也就是公利,是大家的利益。如果统治者也像被统治者那样只懂得自己的利益,那么社会早晚会出乱子。

从道德上的君子与小人这组关系来看,这是一句典型的伦理指示句: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义利面前,君子、小人判然有别,到今天仍是这样。

君子小人,差别只在于其精神层次。小人多是从身体层面起意,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个人利益,没有高远一点的追求,如同今天人们称作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除自己自私自利的个人利益,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们关心的事情了。而君子则是有自己精神境界的人,能够不仅仅从“躯壳上起意”,还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忧以天下,乐以天下,把私利放在一边,把道义扛在肩上。尽管在现代经济学理论理性人假设之下,人们似乎已不再谴责“喻于利”的小人,但对于“喻于义”的君子,永远要给予敬意,否则,人类社会就成了动物世界。

4·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孔子提供了一个人在自我修养过程中可以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的方法,这就是以别人的行为作为镜子,不断地照察自己。在生活中看到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我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人始终会在人群之中,孔子的这个方法可以使人时时提撕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4·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解:孔子讲孝的具体表现。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告他们,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4·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解: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处。孔子这句话,看似很平易,其实却表现出他是一位心理大师,有着他对为人父母心理的深刻体察。

我年轻时刚高考结束,曾经和一同学结伴骑自行车到沂蒙山区进行过一次远游,当时只对父母说是找同学玩去了,一出去就是四五天,那时没有手机,交通通信手段都十分落后。远游结束,回到家,父母都有些气愤,父亲给我说的就是这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年轻时对这句话理解不深刻,随着自己变老,自己的孩子离开身边,才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作为父母对子女的牵挂,现代社会子女远游是难免的,但做子女的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处,确实是对父母极大的安慰,让父母放心也是尽孝的体现方式之一。

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解:此句在《学而篇》中已有,中国哲学中“道”是崇高的概念,在这句话中把“父之道”的道理解为合理的部分,而不是教条主义,则此句没有问题。

4·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解:这是一句充满人间温情的话语,把孝顺子女的微妙心理深刻地刻画了出来。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高寿而高兴,另一方面又因其高寿而距人生终点又近了一步而有所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