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23)|一个只看到自己私利的人,不会设身处地地去想别人

2020-04-08 14:31:29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 赵宗符

4·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解:孔子认为,一个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的人,会招致很多的怨恨。这是一条经验主义的伦理原则,也是与孔子提倡的恕道、义利观相通的。一个只看到个人私利的人,就不会设身处地地去想别人,也不会去考虑公利,这样的自私自利,最终会让别人怨恨自己。生活中是不乏这样的人的。他们会成为别人指点的对象。要改变这种状况也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从躯壳上解放出来,开阔一点自己的精神境界,从而能够超脱于个人的利益之上,看到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更广阔的天地,更高远的事情。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解:礼绝不是一些繁琐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面体现着人的精神,包括仁爱、礼让等。孔子谈礼以人与人之间的礼为多,对这些礼,孔子重视礼后面的仁。这一条,孔子谈的是国家的礼仪,他认为国家的礼仪以礼让为根本。“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这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又怎样来对待礼仪呢?”这也反映了孔子时代的礼坏乐崩。当时许多国家的统治者,对于权力已是赤裸裸、血淋淋地争夺,尽管他们表面上还讲一些礼仪,但实质上已没有一点礼让之心了。孔子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论者,而现实却让他非常失望。

4·14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解:这体现了孔子强调“为己之学”的思想。学习不是为了外在的各种功利目的,而是为了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孔子说:“不要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在这个职位上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了解自己,先去追求足以使别人了解自己的本领好了。”

这是一种不浮躁、不急功近利的人生态度。先静下心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并不急着去成名、去成功,“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将结果看作是自然而然的。即使没有一个好的结果,也没有什么遗憾,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境界就已是收获了。这样的心态对于似乎慢不下来的现代人,是一副很好的清凉剂。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解:这是一段反映孔子核心思想的著名对话。孔子对他的学生曾参说:“参呀!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回答说:“是的。”这如同佛门的公案,曾子没有说出这一个基本思想是什么,孔子也没有进一步地论述和评价,师生两人表现了高度的默契。然后孔子就走出了教室,剩下别的学生一头雾水,于是就着急地请教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说:“老师的学说,只是忠和恕罢了。”

按照孔子自己的定义,忠的意思乃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从积极的方面对待别人;而恕的意思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从消极的方面对待别人。想让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先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别人;想不让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先不要如此对待别人。

此段似乎有个矛盾。孔子明明是讲“吾道一以贯之”,曾子却解释“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是二不是一,因此可以判断,曾子在这里并没有讲彻底,忠恕只是孔子一以贯之之道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而已。隐藏在忠恕下面的共同的本质东西,就是处理人己关系的辩证法,这才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对于不同的人己处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而皆中节,这才是那个“一”,也就是孔子讲的“中庸之道”,用其中于民。有了这个中庸之道,自能做到该忠则忠、该恕则恕、该仁则仁、该直则直等等。曾子以忠恕作结,显然没把孔子许多重要的思想概括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