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21)|在为仁面前,人是自由的

2020-03-25 16:22:39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 赵宗符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解: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美好。住处不选择在有仁德的地方,怎么能是有智慧呢?”

仁是孔子追求的精神内涵之一,孔子认为仁的精神建构,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所以他讲,居住的环境要有仁德,潜移默化,自己也变得高尚起来。如果对此不加以考量,那么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当然孔子也不是一个机械唯物主义者,所以在另一个场合,有弟子问他:住在偏远的地方很简陋,那怎么办呢?孔子回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里,有什么简陋的呢?合起来观之,很符合辩证法的精神,这也是孔子“用中”的思维方式在具体问题上的体现。

4·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解:人的生命存在可以分为三个层面:身体的层面、心理的层面、精神的层面。精神的层面可以看作是人生的软件,对于心理的活动、身体的活动有着规范作用。在孔子建构的精神世界里,仁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在这一节里,孔子从反面论述了仁的巨大作用,一个精神世界里缺乏仁的建构的人,他不可以长久地居于贫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居于安乐中。因为他的身、心缺乏精神层面里的仁的驾驭。如果他长久地处在穷困或安乐中,都会从躯壳上起意,而做出没有仁德的行为,如在穷困中则可能会变得毫无尊严,也可能会变得极端仇恨别人;而在安乐中则可能会变得骄奢淫逸、醉生梦死。只有仁者才能把持住自己,保持中道。只有仁者无论贫穷安乐,都能安于行仁,只有智慧的人,无论贫穷安乐,才能利于把仁德实行出来。不可以久在贫困也不可以久处安乐的人,既不是仁者也不是智者。

4·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解:孔子说:“只有仁人才能喜好一个人、厌恶一个人。”这是因为仁人有着自己一以贯之的道,有着自己确定不移的精神世界和价值标准,所以他才能正确地评判一个人。也正因有了这样的内在原则,仁人才能够对人的是非、好坏作出明确的判断,而不会做老好人,含糊是非。而普通人恰恰在这两个方面都做不好,他要么做老好人,怯于对人做出清晰的判断;要么尽管对人能做出自己的喜好或厌恶的判断,但却不是从仁道的标准出发做出的,而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利益、情感、亲疏等等。

能正确地评价别人的人,这个人就是一名仁者。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解:孔子说:“假如一个人立定志向实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仁与不仁是一道选择题,一个人能立志选择仁,就自然离不仁越来越远,最终会成为一名仁者,在为仁面前,人是自由的。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解:君子与仁的关系是不可须臾离的。孔子讲:“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君子不接受;贫穷和低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摆脱,君子不去除。”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君子时时刻刻以行仁为己任,“君子抛弃了仁德,怎样会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吃完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总之,君子任何时候都不会离开仁德,任何时候都和仁德同在。

孔子的这段话,体现了君子在行仁德时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后世有着极强的鼓舞作用,许多仁人志士就是以此为激励而勇于践仁的。

4·6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解:孔子揭示一种矛盾的现象,仁者之少和行仁之易。孔子讲,他不但未见过爱好仁德的人,而且甚至连厌恶不仁德的人也未见过。“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不过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不管是积极地行仁德,还是消极地行仁德,“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孔子讲,“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大概这样的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

孔子话说得很婉转,其实就是“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意思,仁并不是高不可及的神秘之物,其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只要我们想做就能做到,而平常为什么仁人很少呢?孔子提出的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而如果我们真诚地反思一下自己,答案是清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