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思想论(9)|人生是一个不断构建精神世界的过程

2019-12-16 14:42:45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报

null

□ 赵宗符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解:用道德来治国理政,自己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在自己所在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会环绕着它运动。这是孔子“无为而治”的理想,明显不同于道家的“无为而治”。孔子的“无为而治”,是一种德治,认为从政的人只要讲求道德,就可以不用再做什么,别的人自然会效法自己,国政自会上轨道。这可以说是儒家从事政治的一个基本思路,也是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面,因为德治固然非常重要,但现实的政治却要复杂得多,还要处理好德与法、德与力等等的关系。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解:孔子对《诗经》三百首的一个总体的判断,认为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   这可以说是体现了孔子的文学思想,诗歌、文章都应该是为人生、为生活的,要有对人生、对生活的纯正的思想,主要是指儒家的思想,像仁、中和等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中国文学传统中始终有着一股“诗言志”“文载道”的强大水流,就是孔子这句话的体现。这与西方追求对事物的准确表现乃至模仿是不一样的。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解:对法制与德治的效果进行了简单对比。用政法来治理国家,使用刑罚使国家秩序井然,人民只是免于因罪过而受惩罚,但却没有廉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治理国家,使用礼教而使国家秩序井然,人民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诚心归服,拥护国家。   政、刑、德、礼,孔子提供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治国理政方案,只靠政、刑,可以整顿外在的秩序,在政、刑的基础上有德、有礼,不仅可以整顿外在的秩序,而且还可以整顿内心的秩序。只有人的内心秩序整顿好了,人们自觉向善,国家才会真正的和谐稳定。只有把政、刑、德、礼四个字放在一个系统中,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才会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理想性。历史上有许多人理解偏了孔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只强调了德与礼,成了没有多少操作性的空谈。别忘了,孔子是诛过少正卯的人。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解:孔子在此讲了人生修养基本的次序及节点,以及在每个节点上所能达到的精神境界。

就一个个体的人的存在而言,每一个个体都是一个存在的本体,这一本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原子,而是一个开放的、特殊的、复杂的巨系统,对人的这样一个巨系统的本体论存在,为着认识方便可以简化为一元两面三层五维的系统存在本体论。其中一元就是一个系统,两面就是对立统一的两方,如物质与精神、实与虚、阴与阳等等,三层即指系统分为身、心、神三层,五维即指可以从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认识系统。古今中外关于人的哲学,如果用这个系统存在本体论的结构加以认识,都可以发现其片面性。其中三层即分别表示人的生理世界、心理世界以及精神世界,人与动物都可以有生理世界、心理世界,但其他动物都没有精神世界,精神世界是人所特有的,这一世界的存在至虚灵而又至实在,实存而无形,每天都在影响着人的身、心,同时也受身、心的影响。其起源于人的身、心功能,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中逐步构建而成的。

可以讲,孔子在这里就是讲了一个精神的自觉构建过程,人到了15岁,身心之功能已基本成熟,这时就应该学习修养,志于构建一个高远的精神世界;学习修养是全方位的,生活、读书、实践都是,这一过程持续到30岁,精神世界已有一个基本的规模,可以在社会上立得住了;学者求道,如客在途,不知所止,安有所归?到了40岁,就学有所止,不再为各种学问所迷惑,这也是后来孟子讲“我四十不动心”的意思;学习修养到了50岁,就基本上确定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知道了天命所在,知道了自己能做到的和不能做到的,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从而尽好自己的本分;到了60岁,修养已进到粹然的境界,外界的话、外界的事,入耳皆有道应,不会再有别的反应;如果说60岁时还是一种消极自由,那么到了70岁就是一种积极自由,精神世界达于至善,全是道心,是自觉与自愿、自由与必然的高度统一,无论怎样随心所欲都会与道合一,这是个人修养的仙境,是个人由必然王国进入到了自由王国的表现。

儒家的人生态度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从孔子这句话里,我们也看到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人生也有涯,而修养无穷期,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