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风莲韵入画来
2025-09-24 15:07:4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渭河万亩荷塘。
八月末的微风已携了三分秋意,只是秋似乎有些慵懒懈怠,犹抱琵琶半遮面漫隐在时光的褶皱里,任由酷热的夏在季节的舞台上恣意放纵。夏的余絮四处招摇,使得阳光亦狂放着固有的热情。我们在这秋信已至、夏意未歇中一探微山湖独有的景观——渭河渔家水街。
爱湖码头上泊着几艘游艇,湖面在朝阳下泛着粼粼的光。我们登船离岸,渐入湖心,忽见天高水阔,水面浩渺,远接天际,苍苍茫茫,竟分不清何处是水,何处是天。游艇破开碧波,船尾拖出一道长长的白练。时有水鸟自水草丛中惊起,翅尖点水,掠向远方。船两边荷叶田田,荷花粉白相间,在晨光中宛若仙子凌波。荷花荷叶的后面,芦苇摇曳,迤逦相接,迎风起伏,飒飒作声,似在低吟着一首古老的水乡谣曲。
约莫一小时光景,船抵渭河水街游客接待中心。这里是游客探索水街的起点,也是便捷舒适的综合服务枢纽。其中的文化展示区介绍渭河水街的历史与生态,
在服务中心短暂参观后,乘画舫游湖。画舫朱栏彩绘,古意盎然。凭栏远眺,但见湖光潋滟,水天一色,荷香随风袭来,沁人心脾。行至荷花深处,我们伸手捞起菱角秧,翻找着菱角,惊起鸥鹭无数,翩然远飞,点缀在碧水蓝天之间。
渭河水街。
在东码头弃舟登岸,但见两岸连家船依次排开,白墙红顶,里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孙茂东纪念馆,有影像和文字,记录着这位水乡先贤的丰功伟绩;绿色舟船体验馆内,各式渔船模型精巧别致;渔家文化长廊蜿蜒曲折,老照片定格了时光深处的温暖记忆。
最妙当属“地笼盲盒”。有人试着一拉,笼中竟有青虾数只,活蹦乱跳,工作人员笑称今日好运道!旁边的住家船上,红灯高挂,盆花点缀,推窗见水,卧听涛声,别有一番风情。
生物多样性科普栈道沿水而筑,两侧水草丰茂,鱼虾可见。茶舟小栈歇脚,品一盏新采的莲心茶,清香沁人,暑气全消。过复兴桥,见湖上小学,想象孩童们读书声与水声相和,真乃“蓬舟有儿能读书,不是寻常钓鱼者”。
晌午时分,在水街品尝湖鲜盛宴。各种鱼虾,鲜嫩异常;清炒河蟹,膏满黄肥;素炒藕带脆嫩爽口,带着湖水的清甜。佐以消暑祛火的荷叶茶,一定会有“微山湖归来,再食鱼无味”的慨叹。
饭毕登舟,踏上归途。回望水街,白墙红顶渐次隐没在荷塘深处。湖面依旧波光粼粼,仿佛万千锦鲤在水中游弋。远处渔歌悠扬,橹声欸乃,惊起一行白鹭。烟波浩渺中,似是水天之间织就一幅朦胧的纱幔。
恍然间,我仿佛看见时光在此处打了个转儿——现代的快节奏与古老的水乡韵味在此完美交融,科技的便利与大自然的馈赠在此和谐共生。这不正是我们追寻的诗意栖居吗?人在舟中,舟在水上,水在天际,而天际又倒映在人的心湖之中,构成一个永恒循环的绮丽梦境。
这一刻,我终于明白:渭河水街之美,不仅在于它入画的荷风莲韵,更在于它让每位游客能在烟波浩渺间,寻得一方心灵的归宿。纵使离去,这片水天之间独有的况味,仍氤氲在每一位到访者的梦与诗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