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居民“社区意识”,嘉祥县让文化社区更有文化

2025-07-23 14:51:56 发布  来源: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近日,在嘉祥县嘉祥街道卧牛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书法室,一场书法点评课正在进行,房间四面墙上挂满了书法作品,来自全县各社区的50多名学员正认真听老师点评作品。

卧牛山社区书法点评课。

“每次书法点评课我都来,想看看自己还有哪些不足。”60多岁的卧牛山社区居民张苏宁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来了。张苏宁在卧牛山社区老年大学跟着专业书法老师学了一年“欧楷”,今年还选修了萨克斯。现在,他成了大忙人,每天送完孩子上学就往社区服务中心跑,晚上常练到十点半社区关门才肯回家。

卧牛山社区请专业人员为孩子普及救援知识。

卧牛山社区是一个拥有近9000人的大社区,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该社区开办了社区老年大学,请有专业特长且热心的老师,免费教社区老年人书法、音乐、传统文化等。目前,该社区老年大学已有20多个老年“大学生”。

老年人练习乐器。

“我们社区老年人和孩子比较多,所以社区文化服务重点在‘为老为小’上。除了开办老年大学,我们还邀请专业老师为孩子教书法和非遗文化。”嘉祥街道卧牛山社区党委书记岳增杰说。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就是在这种服务活动中逐渐凝聚形成的。

卧牛山社区组织孩子们学习泥塑等传统技艺。

“刚成立社区时,喊人都喊不过来,大伙儿不知道社区到底干什么的,也不知道来这里收不收费。我们就找积极分子带头,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发现社区是服务居民的大集体、大家庭,现在来的人越来越多。”岳增杰说。去年,社区“追风少年”青少年活动报名时,不到10分钟全部名额就报满了;今年,中医院专家来给社区孩子做测骨龄等服务,原计划上午11:30结束,没想到来了100多人,一直拖到中午12:30才结束。

卧牛山社区舞蹈班。

和卧牛山社区的服务模式不同,嘉祥街道嘉和社区的服务模式更多融入了现代化和创新元素。在嘉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门口,电子屏上滚动预告着本月社区的几个主要活动内容、时间和地点等信息。而旁边的几把办公椅和几台办公桌则是社区办公室的全部构成,周围没有任何隔断和遮挡。

嘉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是全开放式的。

“我们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是新建的,各个地方都透出现代化元素,就连一楼的办公场地都是全开放式的,这样既能最大化利用空间,也能尽可能拉进和群众的距离。”嘉祥街道嘉和社区党委书记于燕说。嘉和社区秉承“把居民当家人、把社区当家建”的初衷,打造了开放式、互动式办公区域,为居民提供事项办理、政策咨询、文体活动等一站式服务。

据了解,嘉和社区还设置亲子互动、社区能人、社会组织等多功能交流学习活动空间,同时配置现代化科技设备,为居民提供多样化、现代化的活动体验。同时,该社区还创新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为满足居民需求,我们创建了‘红色合伙人’机制,招募嘉祥口腔医院、银泰商圈等‘红色合伙人’10个,认领资源、服务项目24个,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嘉和社区工作人员江婷婷说。社区定期邀请驻区单位、商户、物业等主体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实现资源精准对接、需求高效满足。

嘉和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开展“移风易俗高价彩礼辩论赛”。

嘉和社区还特别善于创新社区服务工作。2024年,针对社区移风易俗工作,嘉和社区就组织居民代表开展了一场“移风易俗高价彩礼辩论赛”,吸引社区工作者、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30余人参与。辩论双方以“高价彩礼可不可取”为题,展开了激烈辩论。正方引用了近年来因高额彩礼导致家庭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实例,强调高额彩礼对婚姻的负面影响;反方则通过分析历史文化和传统习俗,论证彩礼在婚姻中的积极作用和文化意义。“这种形式比单纯发宣传单页的效果好太多了,现场群众听得非常认真,辩论结束后大家还在讨论,听了辩论后不用说教,大家心里对移风易俗有了新理解。”于燕说。

嘉和社区组织居民代表开展“移风易俗高价彩礼辩论赛”。

“近年来,嘉祥县嘉祥街道引导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治理,通过不断创新社区服务模式,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构建一站式社区生活‘服务圈’,大力培养居民社区意识,让文化社区更有文化,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嘉祥街道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李燕表示。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李超 屈昂 杨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