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在土地上“长”出了流量
2025-03-21 16:19: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3月17日,春意正浓。汶上县寅寺镇东石楼村一幅高约5米、宽8米的巨幅哪吒墙绘前,人头攒动。半个月前,村党支部书记何敬国与本村自媒体人何敬天提议的“画几幅墙绘装点村子”,很快,这个鲁西南小村一夜“出圈”。
前来游玩的小朋友在巨幅哪吒墙绘前。
社交媒体上,“东石楼哪吒”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单日游客量从零星几人飙升至两千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流量,村民感到欣喜。
“没想到能引来这么多人!”今年70岁的村民何爱荣的农家小院距离哪吒墙绘仅百米,他家的菜煎饼原本只能卖给本村人,如今,被来“打卡”的游客买走了不少。短短一周,他的日收入翻了5倍,“以前一天卖几十张,现在得烙上百张,城里人夸咱的煎饼有‘烟火气’!”
前来打卡拍照的游客。
一幅名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墙绘,灵感源自春节档爆款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画中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身后火焰如骄阳般热烈夺目,与村庄的灰瓦白墙融为一体。
何敬国坦言,画墙绘的初衷仅是“想让村子干净美观些,让在外打拼的村民常回家看看”。画是邀请济宁玖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王腾、王宁两位画师,耗时半个多月完成的。火焰纹路中融入了汶上传统年画的技法。“电影热度加上乡村场景,让画成了流量密码。”何敬国说。
前来打卡拍照的游客。
流量考验着村庄的应变能力。游客激增后,东石楼村村委大院成了停车场,但仍有游客因找不到停车位与村民发生争执。“得让客人来了还想来!”何敬国紧急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连夜制定了“三步走”计划:修缮乡村大舞台,增设临时停车位,组织村民成立志愿服务队。村里还自发安装了夜间射灯,让墙绘在暮色中依旧熠熠生辉。“游客大老远跑来,不能让人家败兴而归。”何敬国说。
村民在墙绘前拉呱。
村民也从最初的怀疑转向主动参与。返乡青年何畏将自家闲置房屋改造成“地锅鸡餐厅”。“以前觉得旅游是政府的事,现在发现,咱老百姓动起来,村子才能真正活起来。”何畏感慨道。
何敬国很清醒。“墙绘只是引子,乡村振兴要靠文化扎根。”他邀请县文旅局专家进村调研,挖掘本地资源:汶上县是千年古县,东石楼村有冬枣林和莲藕种植基地,下一步,村里计划将哪吒IP与传统非遗、研学游结合,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不能让游客拍完照就走,得让他们记住东石楼的故事。”何敬国说。
东石楼村的墙绘还在继续绘画当中。
自媒体人何敬天也提出了更长远的目标。他计划以三条主街为脉络,分别绘制“神话传说”“农耕记忆”“非遗技艺”主题墙绘,形成“一步一景”的艺术长廊。
夕阳西下。何敬国和村民们讨论着下一步计划:开发哪吒主题剧目、打造乡村版“王婆说媒”……“最好的墙绘不是画在墙上,而是长在土地里。”何敬国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张明 路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