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好产业升级,开启发展新道路

2025-03-27 15:04:12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在济南市历城区唐王街道大徐家村北的唐荷堂生态农场,去年8月份引进种植的蓝莓,过上了“喝着纯净水,住着加温棚”的惬意生活。眼下这里挂果的蓝莓不仅甜度高、果粉浓郁,还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3月22日,在唐荷堂生态农场冬暖大棚里,整齐划一的盆栽蓝莓,一颗颗饱满如蓝宝石般的果实点缀其间,令人垂涎欲滴。

蓝莓植株之上,是大棚中的绿色暖风管道。

大棚外,纯净水设备正运转着,大棚里,蓝莓植株的上方,绿色暖风管纵贯整个大棚。这里的种植方式采用优质基质无土栽培加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为蓝莓植株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纯净水滴灌系统则确保每一株蓝莓都能获得精准的水分供应,避免了水质问题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而电暖风机加温设备,则在寒冷季节为蓝莓营造出温暖舒适的“家”。这些先进技术不仅帮助从丹东引进的大苗快速适应济南的气候条件,还大大缩短了结果周期。

“我们园区共种植了4000多棵蓝莓,眼下这个大棚栽种了700棵2年生大苗。现在这些大苗蓝莓已进入丰收期,市民采摘价格达到了五六十元一斤。我们的蓝莓品质优异,价格还略低于市场售价,很受游客欢迎。”农场生产园区负责人邢泉介绍,农场还种植了草莓、西红柿和西瓜等蔬菜水果。

诱人的蓝莓果实。

2023年,唐荷堂生态农场所在的大徐家庄村成为济南首家“盒马村”成员之一,通过与盒马合作,这里构建了从农业基地到生鲜产业基地再到零售门店的全链路农产品供应体系,推动了草莓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随着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升级,唐荷堂生态农场开始谋划种植品种的提档升级,将目光投向了蓝莓这一高附加值作物。

蓝莓种植给农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每逢周末,不少游客慕名前来采摘体验。“今年我们一棵蓝莓能采收七八斤果实,到明年一棵就能采收10斤左右。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种蓝莓的效益比种草莓强多了。”唐荷堂生态农场负责人韩会泉说。

游客采摘蓝莓。

在采摘过程中,游客们不仅能享受田园乐趣,还能深刻感受到农业科技的独特魅力。“这里的蓝莓很新鲜,口味甜蜜还带着淡淡的花香,让人回味无穷。”采摘游客张先生说。

唐荷堂生态农场采用和大徐家庄村合作生产的模式,村民在农场打工有工资收入,农场每年还会按照比例返还村集体经济收入。“眼下我们的蓝莓种植管理水平比丹东等传统蓝莓种植区还有差距。我们今年计划招聘技术员,继续加强管理,力争让蓝莓产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从今年开始,这里的17亩冬暖大棚已换种7-8亩蓝莓,预计换种完成后,将增收30%以上。”邢泉说。

依托济南市“北方种业之都”规划,唐王街道正在持续深耕草莓、观赏鱼、种业等特色产业,并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规划蓝莓采摘活动,实现与现有白菜、草莓丰收季等文旅活动联动,打造四季文旅IP。一个“四季有果、农旅共生”的现代农业体系正在唐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唐峰 通讯员 郭盈含 贾希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