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社育链” 育出“一增一减”
2025-03-20 20:26:17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正月底,沂南县苏村镇北于蔬菜交易市场的热闹喧嚣来得比冬日里更早一些。在车辆来往与人声鼎沸中,一筐筐新鲜翠绿的黄瓜从菜农的三轮车到了采购商的货车,启程全国各地。
北于蔬菜交易市场。
“这是我们为菜农设计的‘身份二维码’,即云平台生成的即时交易二维码。”新腾(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腾公司)总经理郝伦介绍,公司创新开发“物联网+互联网+客户+菜农”的运营模式,一改田头市场往日的人工对手交易——菜农通过二维码进行称重、议价、交货、去皮等流程,议价交货过程中,该二维码同时绑定菜农的手机号码,实现实名制交易。
新腾公司是 “联社育链”联合体的成员单位之一。苏村镇人大主席崔跃花介绍,沂南黄瓜种植历史悠久,具有色深、刺密、条直、脆甜、清香等特点,而苏村镇正坐落于黄瓜主产区。虽然有一定的蔬菜产业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有新的台阶亟须迈进。
同时,新的思路也在徐徐展开。按照 “党委主导、支部领办、市场运营、共同受益”的原则,苏村整合10个村级合作社,联合3家涉农企业,构建“联社育链”联合体——成立蔬香瓜甜镇级联合社后,以联合社为龙头,建立“联合社+村集体+农户+链条企业”链式发展模式。辐射带动蔬菜育苗、种植、销售、深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多方受益。
新腾公司正是通过一张小小的二维码,使产业链的下游迸发出巨大的活力。据了解,2019年以前,黄瓜交易市场依赖人工现场交易,环节繁琐,交易高峰期易拥堵,管理粗放,缺乏数据统计与分析,质量追溯体系也不完善,食品安全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在环环相扣的市场规律下,销售端任何细枝末节的问题,势必顺着链条回溯,影响整个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码在手,多方受益。对菜农来说,可凭借结算二维码在市场结算中心直接领取现金或选择银行卡打款,大大节省无效等待时间;对客商来说,平台生成贴在蔬菜包装上的追溯二维码,与交易二维码数据和市场检测中心检测数据同步,构建起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链条可追溯体系;同时,蔬菜称重交易数据通过DTU物联网设备自动生成,使人工无法干预称重环节,也从根本上避免了交易中缺斤少两等漏洞,保护交易双方权益的同时,为市场吸引来更多人气。
郝伦介绍平台运行规则和功能。
而“联社育链”联合体的上游发力,也在同步赋能销售端。走进位于仕子口村的山东卧龙种业有限公司育苗基地,黄瓜大棚里,监控设施、四情检测系统一应俱全。“这些数据都会同步到包装箱上的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观看黄瓜的种植管理过程,从而为品牌化营销提供了大数据支撑。”郝伦说。
黄瓜大棚内景。
据了解,苏村镇整合资金400余万元,与天津黄瓜研究所联合建立科研基地,并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吸收73名“归雁”“鸿雁”人才入库,择优推荐 “土专家”“田秀才”担任联合社 “首席专家”,开展专项培育和技术推广。同时,整合镇涉农部门职能,由联合社为种植大户提供产品交易、农资购销等服务,减少生产经营风险。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产品贸易与生产协调机制。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市场供需。”在“联社育链”上下游相互赋能的可喜局面下,新腾公司实现了把所有可能影响市场经营管理的因素纳入数字建模,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农作物产量及价格预测系统愈发成熟,通过科学预测生产经营发展方向,为全镇乃至全县菜农的生产提供了有力参考,进一步助力产业发展。
据统计,通过“联社育链”发展,苏村镇蔬菜种植成本降低5%,企业交易频次增加7%,村集体预计年增收109万元,户均增收3000余元。崔跃花表示,下一步,苏村镇将立足蔬菜产业做优数字赋能,持续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引导运营模式不断转型升级,不断扩大“沂南黄瓜”品牌影响力。同时,进一步深化跨村联建和片区共建,扩大“蔬香瓜甜”种植联合社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种植户入社,通过合作社分红等措施推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新突破。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 通讯员 毕泉奇 刘兆龙 陈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