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产业何时再“牛”起来

2025-01-15 11:12: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2025年新年伊始,我省活牛价格仍呈弱势下行趋势,牛肉价格承压回落。省畜牧兽医局1月8日发布信息显示,2025年第1周,我省牛肉均价为56.74元/公斤,同比降低24.29%,环比降低0.40%。全省活牛出栏均价23.19元/公斤,同比降低20.80%,环比回落0.86%。

牛肉、肉牛价格一路走低,对消费者来说,吃牛肉省钱了,但对处于产业上游的养殖户和加工户来说,面临巨大压力。

产业发展

面临巨大压力

张洪波,泰安市大汶口镇尚坤养牛场负责人,2023年5月份前,他的养牛场有200多头肉牛,其中大部分是能繁母牛,另外还有育肥牛和小牛。张洪波介绍,肉牛行情好的时候,如果投资100万元,牛场年毛利能达到100万元。因此,2023年前国内肉牛养殖规模快速扩张。但2023年5月份之后,随着行情一路走低,养殖场效益同步收窄,2024年开始入不敷出。目前张洪波的肉牛(母牛)出栏价在20元/公斤左右,处理一头母牛要亏4000多元,育肥牛每头也要亏1000多元。

张洪波道出了肉牛养殖行业的实情。

中小规模肉牛养殖场(资料片)。

据昌邑市畜牧业发展中心提供信息,该市山东鲁潍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肉牛存栏量为1462头(主要品种为海福特、安格斯、西门塔尔等),共出栏肉牛726头。目前该场养殖综合生产成本在26.4元/公斤左右,该市标准体重育肥牛价格为23.2元-25元/公斤,以当前活牛销售价格计算,平均每头牛销售亏损为620元-960元。

济南市莱芜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12月31日发布信息显示,该区菁盛养殖场、陈传凤养殖场等规模肉牛养殖场,2024年肉牛养殖成本26元/公斤左右,当年肉牛平均价格22元/公斤。以700公斤出栏肉牛为例,养殖1头肉牛平均亏损3000元左右。

省畜牧兽医局1月8日信息显示,按我省肉牛养殖23元-26元/公斤的盈亏平衡区间来测算——所监测的26个县当中无一个县的活牛均价位于26元/公斤及以上,有8个县的活牛均价位于23元/公斤以下,产业发展面临压力。

肉牛、牛肉价格

为啥持续低迷

山东省畜牧协会肉牛分会秘书长翟桂玉介绍,当前肉牛和牛肉价格持续低迷,根本原因在于供大于求。

第一个原因是进口量的增加。2024年12月27日,中国畜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国内外牛肉价差巨大,刺激牛肉进口量持续增加。2013年,我国牛肉进口量还不到30万吨,2023年已达到274万吨,增加了8倍多,相当于国内产量的36.4%。2024年1-11月,牛肉进口260万吨,同比增4.3%。在进口牛肉的冲击下,目前牛肉价格已跌到近5年最低,活牛价格更是跌到近十年的最低水平。

翟桂玉介绍,前几年行情好的时候,不少养殖户都扩大了规模,经过2-3年的生长期,到2024年肉牛已到上市期。另外,目前奶牛养殖效益也持续低迷,奶牛淘汰步伐加快也增加了牛肉供给。

张洪波介绍,牛肉价格下滑后,像他一样的养殖户,因一直处于亏本状态,加上看不到市场短期回暖的迹象,他们不得不加快活牛特别是成年母牛和新出生母牛出栏速度,目前他的养牛场已处理近100头牛,主要是繁育能力稍差的母牛。大家集中“抛售”活牛,又使市场进一步恶化。

降本增效

各方积极应对

位于德州市陵城区的山东鲁润畜产品有限公司,业务涉及肉牛养殖、屠宰、产品销售。公司负责人白福恒介绍,公司养殖场过去肉牛存栏量超过2000头。牛肉价格走低后,为尽量减少损失,公司在努力降本增效,饲料进一步增加价低的黄贮比例,其他用料尽量做到本地化;尽快处理繁殖性能差的母牛。“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但养殖场仍处于亏本状态。”白福恒说。目前,公司存栏还有1600多头,为维持运营,白福恒增加了贷款量。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养殖场采取的办法基本与上述企业类似。

较大规模肉牛养殖场(资料片)。

翟桂玉说,为有效应对肉牛市场价格波动冲击,早在2024年10月29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山东省畜牧协会已向在鲁牛肉加工企业、肉牛屠宰企业、肉牛养殖企业(场户)发布了《关于积极应对市场波动促进肉牛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倡议书》,倡议肉牛养殖企业和养殖场户要优化调整养殖结构,及时淘汰低产能、使用时间长、健康状况差的繁殖母牛,尽最大可能留存优质能繁母牛,提升牛群质量,保障产业优质产能。要推广肉牛良种繁育改良新技术,选择优良品种的优质冻精进行人工授精,普及能繁母牛精细化养殖技术,生产优质犊牛,提高养殖质量和产出效益。同时要充分利用地源性饲草饲料资源,推广菌-酶协同、全程机械化等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全混日粮饲喂技术,降低肉牛养殖饲草饲料成本。同时,改扩建牛舍要量力投入,避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降低发病率,减少治疗成本,提高母牛繁殖效率和犊牛成活率等。

而针对国内产业发展现实,2024年12月27日,商务部发布了对进口牛肉进行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的公告。这个公告,对国内肉牛产业起到了稳定预期的作用。

肉牛产业

何时回暖

翟桂玉认为,短期来看,随着气温走低,火锅消费趋旺,牛羊肉消费将呈现结构性好转。长远来看,牛羊肉消费市场空间巨大,叠加国家消费刺激政策有序出台,牛羊肉消费或顺周期加速发力。

禹城市畜牧发展中心有关专家建议,当前不少老年人养生意识增强,冬季喜食牛羊肉,但牛肉不易加工,致使购买欲望降低。养殖企业可联合屠宰企业通过深加工牛肉来拓宽消费群体。同时利用互联网扩大销售量。另外,趁当前牛市低迷,养殖户可及时调整肉牛养殖结构。结合当前大量能繁母牛被淘汰的实际情况,2025年及以后肉牛养殖量很可能出现缺口。当前,饲草资源充足,有一定实力的养殖户此时可考虑购进能繁母牛,等待行情回暖。大型养殖企业可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实现更具机械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养殖模式,增强市场竞争力。

中国畜牧业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全球牛肉产量预计下降,全球牛肉需求却在持续上升,这可能会带动全球牛肉价格的阶段性上涨。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