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菜一粮”种植,亩均收益7000元
2025-01-20 13:04: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进入腊月,家住宁阳县伏山镇路楼村的张兰华逐渐忙碌起来。跟以往不同的是,她并不是忙着置办年货,而是来到村里的合作社忙着挣钱。
在劳动现场,在合作社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张兰华跟其他两位务工人员一人拉膜、两人培土,相互配合,给刚刚种植的土豆覆盖保温地膜。“现在过年,年货由孩子们置办,不用我操心。在家里闲着不如出来干点活,大家在一块不光高兴,一天还能挣个六七十元。”张兰华说。
据了解,今年63岁的张兰华,家里5口人,有6亩多耕地,早在3年前就流转给了村里的合作社,每年每亩租金1200元,加上每年平均两万多元的务工收入,成了既有租金收入、又有务工收入的“双薪农民”。目前,在整个路楼村,像张兰华这种情况的村民占到了全村的80%。
“村里成立合作社,把土地从群众手中流转过来,发包给种植大户,发展‘两菜一粮’、大棚蔬菜等多种经营,改变了以往‘一年两季粮’的传统模式,不仅亩均收入实现了倍增,也给大伙儿提供了务工的机会。”路楼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怀岭介绍,路楼村地处镇域西南部,土地平整肥沃,水浇条件优越。早在2008年,路楼村就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协调下,开始了高效农业发展的探索。在借鉴外地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两菜一粮”的种植模式,即每年早春覆膜种植土豆,畦间种植春玉米,最后再种植西蓝花,由原来单纯的一年“两季粮”变成了现在的一年“三季菜粮”,进一步提升了亩产效益。
“第一季早春土豆,平均亩产8000斤,市场均价7角钱左右;国庆节前后,收第二季玉米,平均亩产1300斤,单价1元左右;收完玉米,接着种植西蓝花,五六十天就能收获,平均亩产3000斤,价格在1.5元左右,这样算下来,每亩产值大约1.2万元。除去5000元的成本,每亩能实现纯收益7000元,远远超过了原来的种植模式。”多年的实践探索,已让陈怀岭核算起种植成本和收益如数家珍。
陈怀岭说,为确保种植效益,路楼村采取村党支部领办的方式,成立了路丰蔬菜种植合作社,建立了“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合作方式。合作社将从群众手中流转的土地以及由村集体通过对上争取建设的大棚项目,承包给种植大户,种植大户每年向合作社缴纳租金和大棚项目6%的收益。目前,合作社流转经营的土地已有260亩,建有“四面采光”棚12个和冬暖式大棚4个,主要经营土豆、芸豆、辣椒、西蓝花种植以及黄瓜制种,每年实现经营收益110万元、利润35万元,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带动附近群众务工1000余人次。
同时,路楼村还成立了蔬菜销管协会,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合作社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种植经验、考察蔬菜市场行情、收集产销信息,严格把关菜粮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了农产品由“源”到“库”稳定流通,蔬菜销售也由刚开始的附近区域,逐渐扩大到上海、河北等地。
宁阳县伏山镇农办主任杜晓利说,伏山镇将积极推广路楼村“两菜一粮”的种植模式,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全镇规划建设6个“两菜一粮”千亩示范园区,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通讯员 周振龙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