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调解工作室走进黄河大集

2025-01-10 09:07: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农历逢二逢七,是高青县青城镇青城大集。自2024年6月起,前来赶集的群众便注意到,坐落于大集主街区的镇文化站挂上了“黄河大集矛调工作室”牌子。

矛调工作室紧邻青城大集。

推开这扇门的群众,无论是带着家庭问题、邻里矛盾还是财产纠纷来,都将得到工作人员的悉心接待。青城镇党委副书记李飞介绍,聚焦农村矛盾多元化、复杂化特点,青城镇依托黄河流域特色文化,创新成立“青评理”黄河大集矛调工作室,把矛盾纠纷调解处置与黄河大集有机融合,目的是妥善解决群众的烦心事、糟心事,走出一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之路。

基层社会治理,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在此工作室,青城镇整合调解力量,以法院、公安、司法等部门作为调解主力,聘请村支书、法律顾问作为兼职调解员,邀请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退休干部等志愿者,组建“专职干部+法律工作者+志愿者+社会组织”矛盾纠纷调解轮值队伍,为群众提供专业多元的服务。

“邴冰,每月初二”“付国庆,每月初七”“芮丽丽,每月十二”“杨映雪,每月十七”……细捋值班表,记者注意到,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青城大集的时间轮流值班。“依托我们的综合文化站,将矛调工作室建在大集上,保证每场大集都有专人值班,就是为了更加方便群众。”李飞说,“不少有需求的村民来赶集,顺便就将矛盾问题反映了。”

同时,青城镇提前在政务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公布工作室值班时间、调解人员等信息,以方便群众集中反映问题。

调解员正在与群众交谈。

矛盾问题“集上问、集上收、集上排”。工作室内,在值班人员对来访群众进行接待和初步的详细登记后,由心理咨询负责人进行情绪疏导,问题涉及的进驻部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调解,其他事项将返回镇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李飞介绍,对于复杂纠纷,则实施“先全部受理再逐一分析”,开展集上受理登记、集下二次调处,通过召开联席会议,集中解决帮扶解困、社会保障、宅基地纠纷等疑难问题。

黄河大集矛调工作室成立以来,结合青城大集“五天一集”的规律,已形成“当集收、五天解”的工作机制,并于下一场大集将结果反馈给群众,确保问题不拖不推。“我们还建立了定期回访机制,确保无矛盾反复,真正实现矛盾调解工作闭环。”李飞说,以2024年11月为例,当月,群众拨打“12345”反映问题数量同比下降了20%以上。

工作人员沿黄河大集进行政策宣传。(资料片)

除了化解纠纷矛盾,在李飞的理解里,黄河大集矛调工作室也是一个社情民意的收集站——镇流动调解队伍会逢集走访群众、摊贩等,收集社情民意,当场答疑解惑、宣传政策,“群众愿意来,来了能解气,最后能满意”,建工作室的初衷已基本实现。

李飞说,未来青城镇将立足用好硬件设施,继续探索文化赋能基层治理,以农民书画室等功能区为载体,开展更丰富的文化和宣传活动,推动基层治理德治、法治有机结合。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 通讯员 王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