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导自演小剧,贾寨镇村民用实际行动倡导移风易俗

2024-10-16 14:44:59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女婿愿做棚二代,誓在农村把根扎。咱当妈的做后盾,有点儿困难也不怕。”

9月5日,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综合文化站的文体广场传来阵阵歌唱声,双河文化演艺队队长苗红艳正带着队员们认真地排练村里自编自导自演的小短剧《退彩礼》。

“苗团长,你们辛苦了,吃点水果再继续排练吧!”耿红妍提着一兜水果来到茌平区贾寨镇文化站,作为双河文化演艺队的场务,她平时负责准备道具和后勤工作。而《退彩礼》这部小剧正是根据她的亲身经历改编的,“当时俺和老公结婚时,他家里扩建新大棚急需用钱,那彩礼钱马上也用不着,我就都给退了,让他拿去扩棚。”耿红妍边洗水果边说着,“咱不在乎多少,感情不是建立在金钱上的,把日子过好就行。”

耿红妍帮排练的演艺队拍摄视频、现场直播。

休整片刻,演艺队紧锣密鼓地排练起来,他们边演边唱,情感真挚地再现了当时的场景:

婆家:您把闺女拉扯大,功高该戴光荣花。彩礼不多心意重,不是西瓜是芝麻。

亲家:自从彩礼送到家,我心里时刻放不下。扩建新棚花销大,咋能再把墙角挖?

婆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保证不会亏待她。吃喝穿用我全管,俺不当婆婆当亲妈。

亲家:女婿愿做棚二代,誓在农村把根扎。咱当妈的做后盾,有点儿困难也不怕……

“我们的演员全都是来自本村,演出主要采用当地的方言进行,这样的形式深受村民们的喜爱和认可。”苗红艳拿着剧本说到,“通过这种贴近人心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弘扬文明新风。”

苗红艳(右一)带着双河文化演艺队下乡演出《退彩礼》。(资料图)

贾寨镇综合文化站站长赵玉国表示,这部短剧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享受,更通过独特的方式推动了社会风尚的转变,为新时代文明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际上,我们还创作了很多相关主题的作品,比如《迎亲变奏曲》,就是抵制恶俗婚闹的,这还是村里搞婚庆的小伙子贾庆生创作的嘞,他就是之前看到一些不良现象,深有体会,现在也是我们队里的编剧之一。”赵玉国说道。

观看表演的群众。(资料图)

“我也是有感而发,婚礼是人生中的大喜事,应当是充满喜悦和祝福的时刻,而非成为恶俗玩笑和无底线娱乐的舞台。”贾庆生补充道,“现在咱镇上也有了文明迎亲队,办喜事的氛围越来越好了。”

过去婚嫁都讲究车队迎亲。考虑到镇上有丰富的演艺队可以伴随演出等,于是去年贾寨镇移风易俗志愿者与村红白理事会发挥积极作用,自愿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迎亲队,引导广大青年杜绝高额彩礼、带头简办婚嫁喜事、带头抵制攀比之风。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组成的文明迎亲队身穿红马甲,敲锣打鼓在村口迎接新人,婚礼过程中,文明迎亲队为新人送上祝福的同时宣传移风易俗、婚事新办新风气。

“花轿和迎亲设备由政府出资购买,我们加强对花轿迎亲队伍管理,在迎亲时不得向新人家庭提出收费要求,对于新人家庭自愿所给‘喜钱’也全部用来添置与维修设备。”赵玉国介绍。

贾寨镇党委副书记薛超普表示,“文明迎亲队”是喜事新办的有益实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一些人在婚礼上大操大办、讲排场,动辄十几辆迎亲车,在路上“浩浩荡荡”,不仅阻碍交通,还造成了婚车攀比,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为了面子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而有了“文明迎亲队”,就能有效杜绝这些铺张浪费现象。

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组成的文明迎亲队身穿红马甲,敲锣打鼓在村口迎接新人,婚礼过程中,文明迎亲队为新人送上祝福的同时宣传移风易俗、婚事新办新风气。

近年来,聊城市茌平区多措并举,指导成立新村、网格支部两级红白理事会深化文明教育,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倡导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文明”系列主题活动。目前,全区共签订3万余份移风易俗承诺书,举办文明婚礼330余场,简办丧事120余场,发动移风易俗志愿者1000余人次,覆盖全区732个网络村,有效破除了结婚讲排场、挣面子、婚闹恶俗等不良风气,减轻了群众负担,弘扬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健康美德生活时代新风尚。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向雨瑶 通讯员 刘明明 彭月勇 曹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