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定制,让深山里的天成寨村找到新赛道

2024-10-16 14:41:12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客户端

初秋的阳光,洒在公路沿途茂密的绿植上。驱车前行,穿过一片片绿意盎然的玉米地、挂满密密匝匝葡萄的果园,记者就来到了莒县碁山镇天成寨村。眼前,土墙灰瓦,曲径通幽,一幢幢老屋错落有致。

天成寨村是一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山村,和许多传统村落一样,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里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转变。年轻人离开乡村去城市落脚,留下老人生活在老屋里。只是近几年来,天成寨村在这种潮流下却悄然发生着“逆行”。

这就是天成寨村。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村里旅游、写生,就为了体验这里的原始生态美。”碁山镇文化站站长陈德耀说。

走在村中的石板路上,你会发现天成寨村的建筑是多样的。“由于建设时间不同,农房的用材也不尽相同,有的是青石屋,有的是红砖房,屋顶的瓦也有灰、红之分。”陈德耀介绍。

近年来新景区层出不穷,古村古镇“查重率”越来越高,天成寨靠什么“出圈”?“不做之一,要做唯一”,具体办法就是“不拆不建,只改!保留天成寨最原始的风貌。”这是政府和天成寨村对村庄改造作出的决策,也是“破题”的出路。

百余年前村民为防捻军而建的石墙,整修后成为游客打卡点。

村西南侧有一宛若长城的石墙,是百余年前村民为防捻军而建。墙上有宽近2米的石门,门内侧的石板路上,还有一道明显的车辙,村民告诉记者,这是数百年来人们用独轮车往山上运东西时磨出来的印痕,将这些景点一一整修、保留……与其说是打造新面貌,不如说是让天成寨回到原来的样子。

一处处精细的改造,让一座座老屋、一条条古巷变了模样……2022年起至今,天成寨陆续实施了多项改造项目,每一个都遵循同样的理念。村里给红砖房刷上土黄色的涂料,也只是为了让整个村庄在视觉上达到和谐统一。

独具匠心的外观改造只是开端,盘活资源的能力才是关键。

将闲置的12处农房打造成民宿。

天成寨村与旅游公司合作,通过“政府牵头、资本注入、以宅入股、产权不变”的模式,将村内闲置的12处宅基地打造成民宿。此举既盘活了村内的闲置资源,还为村集体及群众带来经济收入。

记者看到,残破的石屋被改装成别具特色的民宿,乡村咖啡馆也已经建成,露营地已经向游客开放……但挖掘特色、主打乡村游只是天成寨迈出的第一步。

“已经投入使用的民宿有8套,旅游旺季的时候就出租给游客,淡季的时候就租给前来写生的学生及家长。”天成寨村党支部书记于家宝说。原来,写生基地是天成寨村近几年开发出的新产品。这样的基地在村里共有4处,已开办4期。

村民在西寨门下歇凉。

“我们年年在求新求变,旅游产品必须要不断迭代更新,才能满足游客需求。”陈德耀说,围绕乡村文化元素主线,在保护基础上充分利用闲置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比如石寨、梯田、山林等资源,打造四季旅游产品。

其实,吸引游客的还有村民仍然过着的纯粹的农耕生活。在天成寨,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肩挑手提脚走,与大自然相依相伴。农家门前的石磨、石臼和采收的庄稼,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这种古朴的生活唤醒了游客心中的乡愁,留住了他们的脚步。

如今的天成寨,山林田间涌动的不仅有翠绿,更有欢声笑语。这边,一批游客正拎着土特产高兴地离开;那边,民宿管理人员的手机响个不停,游客来电询问中秋、“十一”期间的民宿价格;越来越多村民愿意将自家农产品、闲置用地投入乡村建设……产业、人气的注入让古村焕发生机。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史发启 郑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