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田长话耕保|杨寿浩:严防死守!当好基层耕地资源“守护者”

2024-03-21 13:43:0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碣石山镇位于无棣县北部,距离渤海约20公里,是北上京津塘,南下江浙沪、东到青烟威的交通枢纽。在耕地保护方面,碣石山镇镇长、镇级田长杨寿浩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干群同心、合力护耕之路。去年,全镇新增耕地2850亩。

碣石山镇总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5.4万亩。因距离大海较近,全镇有部分耕地盐碱化程度较重,水分含盐量一度达到17%-18%。

“在以前,我们镇的老人们甚至可以把地上的小盐巴扫起来,腌咸菜,腌鸡蛋。那时候,地面就像下了一层雪一样。这些年好多了,我们采用修建排碱沟、生物压碱等多种方式压碱。”无棣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碣石山服务站站长梁连猛说。

杨寿浩。

目前,全镇仍有20%的土地处于盐碱化状态。伴随着进城务工潮的兴起,撂荒现象开始出现。于是,镇级田长杨寿浩开始全面摸排和分类整治撂荒地,制定“一户一策”“一地一档”复耕复种计划,实行逐一销号,对拒不复耕又不流转的农户将土地收归集体管理,确保“荒地”回归“农地”。抓好大小春播、晚秋生产等重要耕种节点,确保应种尽种。截至目前,全镇共整改撂荒图斑29处,整治撂荒地965.16亩。

“对于人为撂荒耕地,我们发动村集体介入,帮着撂荒户将这些撂荒耕地转包给意愿农户,流转费还是给撂荒户。撂荒户与意愿农户重新签订流转合同,并在合同中注明,不允许撂荒。”碣石山镇镇长、镇级田长杨寿浩说。

此外,对于有争议的土地,村集体搞清楚状况后会收归集体,然后重新发包;对于没有效益的残次林地,碣石山镇遵循“促进利用、退林还耕”的工作思路,政府出资,采取“人工+机械”“粗筛+精筛+精耕”的方式对饮马湖等残次林地进行改良并耕种,实现了从残次林地到高效耕地的转变。今年以来,这方面新增耕地120余亩。

杨寿浩。

在他看来,耕地保护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宣传工作,只要群众知道了怎么做是合法的,怎么做是违法的,耕保工作就成功了一半。于是,耕保明白纸、条幅、循环播放的大喇叭实现37个行政村全覆盖。而全镇一个季度开一次耕保大会,年底召开全镇耕地保护总结表彰大会。

全镇共设立镇级田长1名、村级田长37名、民间田长89名。在考核机制上,将耕保任务纳入村级星级化考核,与社区排名、支部书记绩效工资挂钩。这意味着,一旦出现违法占地等破坏耕地行为,村支书将失去评五星资格。

碣石山镇不光注重耕地数量的稳定,也注重耕地质量提升,积极争资争项完善灌溉、排水、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土地适耕性,并指导农户根据土壤性质栽种合适作物,引导农户减肥减药,适时“休养”土地。据梁连猛介绍,镇财政连续三年出资改善全镇耕地质量,已累计投入300余万元。

在多年的严防死守下,全镇耕地得到极大保护,而全镇也没有因耕地保护出现一例上访事件。去年,该镇邢家码头村、张家码头村、刘家黄龙湾村3个村被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评选为“县级耕地保护激励村”,分别获得奖励资金3万元。

可喜的是,去年,全镇粮食总产突破5300万斤。今年,碣石山镇还将引进智能喷灌、数字监管等智能生产设施发展智慧农业,全面提高耕地效益。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 通讯员 陈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