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并大田”后,农民去哪儿就业?

2024-03-18 18:04:27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春回大地,农事渐起:翻耕土地、培土育苗、灌溉施肥……沂南县界湖街道夏庄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下称“夏庄片区”)内,正徐徐展开一幅忙碌的春耕图。

枣林庄现代农业创业园。

和往年不同,农田里只见农机穿梭,却见不到几个人。“这片地都是我们枣林庄村的,现在全部交由沂南县金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田农业”)负责种植,你看田里竖着的这些东西,是自动化喷灌设备,浇地不用人。”3月7日,枣林庄村党支部书记李书勋告诉记者。

夏庄片区涵盖枣林庄、金场村、史家窝等8个村庄,农田面积8017亩,常住人口10482人。其中,4000亩土地已交由金田农业管理。“这里面有我们村的1200多亩地。”李书勋说。

枣林庄村流转出来的土地,由金田农业统一种上了蔬菜。(资料图)

公司种植的基础是成方连片的农田。据介绍,当地村党组织先牵头成立合作社,将农户土地流转过来,通过减垄增田、归并置换等方式,让小田变大田,然后将土地流转给专业农业公司金田农业,由其进行专业化种植。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小地块之间的田垄、沟壑被填平,整理出的农田面积变多,多出来的地收益归村集体所有。

枣林庄村村民在自己村流转出来的土地上给企业打工。(资料图)

人地关系理顺后,“闲下来”的农民该去哪儿就业?界湖街道建立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引导辖区内有一技之长、有务工意愿的农民和有招工需求的企业主动入社,并充分利用“沂南人社”“帮你找活”以及“界湖街道”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搭建起上下贯通的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服务标准化网络体系。

沂南云田农业科创园内景。

“平台包含招聘、求职、灵活用工、技能培训等功能,为企业和农民搭建就地就近、双向奔赴的平台载体。”界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焕玲说。记者看到,平台上实时显示着企业入驻总数、累计招工劳务总数、村民统计、工作状态统计、当前空闲人数等各项数据,清晰明了。

为了提高匹配精度,界湖街道还在村居(社区)设立就业服务专区,对有就业需求的村民实行精准推送就业岗位。同时,发挥就业专员、网格员、楼栋长等职能作用,全面掌握辖区内家庭、企业、商铺等就业人员情况。“以前找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现在好了,只要上网填资料,把材料交上去,就等着来活儿了,而且基本上不断档。”夏庄村村民刘英笑着说。

枣林庄村村民在自己村流转出来的土地上给企业打工。(资料图)

到本街道内的企业就业是村民们的首选。在沂南云田农业科创园,记者看到,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夏庄片区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基础上,组建了片区联合社,联合临沂云田农业,投资3亿元建设了这个科创园,园内配备了现代化加工车间、智能立体冷库、综合服务楼。

目前已有青果食品、农丰食品、雪润食品等8家企业报名入驻科创园。“这是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组培育种等服务,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税收2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800多个。”界湖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左振军说。

如今的夏庄片区,村民们愿农则农、愿工则工、愿商则商。“不愿流转土地的,我们会在流转区外划出相应面积的土地,给村民耕种。”李书勋说。

“农村改革综合性强,必须树立系统性思维。”界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向元说,“小田并大田”的出发点是解决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帮助面广量大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同时,富裕出来的村民的就业问题也要纳入综合考虑。改革至今,界湖街道的土地流转率显著提高,农业现代化耕种、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

闲下来的史家窝村村民在胡同内聊天。

“这片地马上要种毛豆,起沟、覆膜都离不了人,村民可以到这里打工,日均用工七八十人。”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里,李书勋笑得爽朗:“耕地成方连片,质量也高了,每亩地的流转费用也由过去的几百元涨到现在的1300元,而且旱涝保收!”

据了解,目前流转土地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80余万元,带动村民增收400余万元。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尹君 张萍 程奕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