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新语|产业谋发展 销路最关键

2024-03-13 11:16:0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听说香菇种植好上手、见效快,就急乎乎建起了出菇房。没想到的是,香菇收获后却很难卖出去!最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发展食用菌种植过程中,一些地方由于出现偏差,影响了群众积极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应当说明的是,村干部心里想着发展产业,值得肯定!想发展、想干事的人,要比光说不练的假把式强得多。

当然,“想干事”还得“干成事”。对于不少亟待发展的村子来说,产业基础本就薄弱,多数群众缺乏信心,心理上很难承受失败的打击。一旦把事干砸了,老实说,确实不如暂时不干。

因此,在产业振兴这一块,村干部想上项目但千万别上头,务必保持头脑冷静。听人说种这个挺挣钱或者看到别人养那个养得好,不等于自己模仿一下就能干好。谋划产业发展,终归要讲究经济规律、市场法则。

试问:想搞食用菌种植,什么是最重要的?是技术、资金,还是场地、管理?没错,这些都很重要。但是,还有一点不可回避,那就是销路。

有位村支书找到食用菌专家,说自己想在村里养蘑菇,希望对方能给指导指导。没想到,这位省内有名的技术派专家问的第一句话却是:你有销路吗?

没有销路,抓生产就等于浪费,产出的蘑菇越多,烦恼就越多。这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市场法则。每一位村干部,特别是村支书,肩负着乡村发展的重任,在上产业项目之前,都有必要问问自己:我能不能把产品和服务卖出去?

道理说出来,一些人可能会觉得也没啥高深的,还会来上一句:“这谁不懂?”的确,搞产业先想销路的逻辑不复杂,只是在具体实践中它往往被忽视。这中间的原因有点复杂,在这里,想给村干部提醒两点:

一是不要轻信盲从,搞什么“大干快上”。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村的优势是什么、短板是什么,具体分析产业项目的可行性。看上去挣钱多的项目未必是好项目,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是端正“项目观”,不要“为了上而上”。搞产业项目是为了带着乡亲们发展致富,不是为了面子,更不是为了应付上级考核。切勿急功近利,否则一旦冲动行事,可能就会把“先想销路”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给忘了。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评论员 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