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评|站上“C位”,代村的“个性”与共赢

2024-03-11 09:23:53 发布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乡亲们说,以前最想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现在城里人都愿意到我们代村来体验生活。‘我家住在公园里’成为乡亲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举行。这是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党委书记王传喜委员亮相“委员通道”时,分享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代村,曾是沂蒙革命老区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在王传喜和村“两委”带领下,26年间,从一个集体负债380多万元的“脏乱穷”村,发展成为村集体各业总产值38亿元、村民共同富裕的先进村。如今,乡村喜事传北京,山东乡村振兴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

代村的振兴,是重“个性”的。

“个性”就是“特色”。王传喜曾说:乡村振兴要有个性,要走出自己的路。

农业科技馆运用了“农业4.0生态系统”标准建造的现代化智能温室

“委员通道”现场,王传喜给大家报喜说,今年春节假期,代村的农业科技馆“火”了一把。游客走在4米多高、12层的蔬菜丛林里,不敢相信还能这样种菜:不沾土、没虫害,动动手指就自动浇水施肥。代村还有兰花馆、印象代村、沂蒙老街、竹林水岸等景点。新春贺年会期间,代村日均游客量达3万多人次。人气旺,得益于代村特色鲜明。正如记者所问,代村是如何如何发展特色产业的?代村围绕“特色”做足了文章——打造全国首家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农业企业园和新农人培训中心。2023年,代村人均纯收入7.2万元,比20年前增长了30多倍。

乡村振兴没有可以照搬照抄的模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培育“个性”,走出特色路,才能出彩、精彩。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需要坚持 “一乡一特”,找准自身禀赋,集中精力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同时,加快乡村产业“接二连三”,促进全链条拓展升级,培育打造更多“龙头”企业、“领跑人”,打造区域特色产业“热带雨林”。

山东乡村特色产业在壮大。菏泽鲁锦、周村丝绸、日照绿茶、蒙阴蜜桃、沾化冬枣等乡土产业带动越来越多乡亲增收。山东累计获批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

今年山东提出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支持寿光、兰陵、莘县等地打造蔬菜品牌,编制枣庄石榴、乳山牡蛎、黄河故道桑黄、冠县灵芝、阳信肉牛等乡土产业发展规划;山东还启动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提质增效试点,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做强粮食、蔬菜、林果、畜禽、渔业等产业集群……这些都是围绕一个“特”字下功夫。

乡村振兴,又是讲共赢的。

代村不仅是一个村在“战斗”,而是一片村在抱团发展。代村规划建设覆盖12个村、20平方公里的“田园新城”,带动周边2.6万名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共同打造未来乡村样板。原来代村边的晒米城前村,根据片区布局,瞄准花卉种植销售,拧成一股绳把产业做大。连片发展,让这个曾经被上门讨债的弱村变成了年年现金分红的强村。

乡村振兴不能一枝独秀,而要乡村连片振兴。这需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的考量和实践。像代村这样联村共富的片区化发展模式,已成为山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过程中探索出的一条经验做法。

抓村连片,就是连片规划、连片建设,片区内党建联合、资源整合、产业融合、人才聚合。每个片区都是从全局着眼、从微观入手,以村为基本单位,以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彼此优势互补,又能统筹打造特色。山东已创建省级示范片区138个,带动市县建设片区1300多个。今年山东新建设省级示范片区70个以上,在面上统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深化抓村连片、示范带动。

代村作为一个符号,是山东众多乡村的缩影。有“个性”、讲共赢的“代村”们,既练就各自过硬的“特色功夫”,又有心怀情义千金的“侠之大者”,共同驱动着乡村振兴“山东号”驶向前方。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黄河滩区到沂蒙老区,从黄海之滨到运河之畔,从丘陵山岳到盐碱滩涂,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画卷在徐徐铺展。

春暖花开农忙时,更多代村在这春天沃野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