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育产业 西红柿“红”了大武村

2024-03-06 16:42:1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2月29日,室外春寒料峭,无棣县车王镇大武村6个西红柿大棚内春意盎然。村民刘妹和雇来的工人正在大棚里忙着,顶部新开的花要授粉,正在生长的植株要整理,底部熟了的西红柿要采摘……

客人来了,到棚内转转,红的黄的青的、大的小的都摘几个尝尝,尝好哪种,说出斤数,刘妹安排人到棚内为客人采摘。“西红柿的茎枝叶都柔嫩,采摘时要小心,不然会伤到植株。”她说。

当天,大武村6个大棚的西红柿根据大小、口感、颜色等,卖到每斤5~12元钱,最大的卖5元,最小的卖12元。

西红柿植株长到一人多高,给顶部的花授粉时,人需要踩着凳子。

“我们村以前没有大棚,不要说大棚西红柿,就是露天菜种得都不多。”58岁的大武村党支部书记刘清华说。大武村村民以前收入主要靠肉牛养殖,受国际市场影响,近些年养肉牛效益较低。2021年,大武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商量着得干点什么,增加村民收入。

刘清华儿子的一位战友是寿光人,他就带着党员干部去寿光考察种菜。刘清华想,寿光种菜的多,有规模优势;无棣建大棚种菜的少,现在建大棚种菜,也有优势,这个优势不在巨大的产量上,而是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鲜和新奇上。

在选择种什么时,大武村选择了以生食为主的西红柿。2022年,村里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合作社建起3个大棚,承包给村民种西红柿。每个大棚棚内面积1.6亩,承包大棚的村民当年靠两茬西红柿,一个棚纯收入六七万元。

2023年,合作社又建起3个大棚。“我们种西红柿,用的都是有机肥,周边养牛的多,牛粪不缺;灭虫用的是粘虫板。”刘清华说,“这些大家都看得到,他们对我们村种出的西红柿质量很放心。”

刘妹在采摘小西红柿。种了两年西红柿,她成了技术员,村民种西红柿遇到问题,都来问她。

刚开始时怕卖不出去,合作社联系了县城的三家超市、商场,但西红柿收获后,却不用去县城送货了。“几乎全让周边村的农民买走了。”刘清华说。现在富足的农民家里,孩子不缺苹果、橘子等水果,没有核又不用去皮、甜中带点酸的西红柿,很受大家欢迎。

小西红柿卖到10多元一斤,颜色、口感都好。刘清华说,“家里有小孩子的农民,最喜欢来买这种西红柿。”

刘妹为客人采摘的两篮子小西红柿,一篮子是红的,一篮子是黄的。

刘清华介绍,大武村村集体以前没有收入。靠合作社建起的6个大棚,2023年村集体有了12万元的收入。今年春节过后,有10多户村民报名想承包大棚种西红柿。“我们已经规划完了,5月底以前再新建6个大棚。我向想承包大棚的村民解释说,建大棚投资大,合作社没法一下子建起这么多大棚,我们会一步步地来,大棚建多了,村民收入提高了,村集体收入也增加了,这是大家都盼望的事儿。”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高士东 李双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