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正月初一,土里掘“金”

2024-02-11 08:27:3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2月10日,正月初一。接连送走几批来拜年的亲友,刘洪海匆忙吃了几个饺子,跨上电动三轮,油门一加,驶出村庄,驶向大棚,三轮车颠簸的声音很快淹没在街巷的欢声笑语中。

在郓城县侯咽集镇八里湾村,有种植黄瓜的传统,刘洪海几乎是最早的一批瓜农。今天,他要去给4个大棚的黄瓜上有机肥并进行深翻,“迎接”即将到来的一批瓜苗。

把车停在棚门口,刘洪海扛起铁锨,猫着腰钻了进去,继续昨天的进度。尽管村里有很多人开始使用机械,但他还是坚持人工翻地。

“这样能把有机肥更均匀地翻进土壤。”刘洪海认为,要保证肥料被翻进10厘米左右的深度,否则将会影响瓜苗的生长。每一个弯腰起身的动作,每一掀被翻出来的湿润泥土,都让他心里更加踏实。

刘洪海正在翻地。

完成所有的深翻任务大概需要两天时间,这两天,都是刘洪海一人“孤军奋战”。他说,节前的打点准备,节后的人情往来,家里都离不开人,这些都是妻子在操持。

有亲戚来拜访,到大棚里找到了刘洪海。

抢先农时,对刘洪海来说,似乎比节日的分量更重。他说,利用这几天时间,要加紧深翻、铺滴灌带、覆盖地膜,为随时发货的苗子打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因为早一天播种,就早一天收获,在市场价格上就多一分话语权。

刘洪海一边翻地一边检查土质。

在远近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村八里湾村,有日光温室、连体拱棚、大小拱棚680座,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736户、2040人。年关,正是很多大棚作物管理的关键时期,像刘洪海家这样“明确分工”的家庭不在少数,田间地头不少放着农具的三轮车。

作为“老把式”,刘洪海的经验“一抓一大把”。但近些年,村党支部也经常请专家进行指导,刘洪海就跟着学习和探索,如何从土地中获得更高的效益。去年,这些黄瓜亩产达到了三万多斤。连年高产,使刘洪海成为周围有名的“瓜王”,提起时,他脸上写着骄傲。

刘洪海聊起种植“战绩”。

待黄瓜下市,“瓜王”还会种些西红柿、白菜或苦菊,一年两茬或三茬。“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时候需要歇歇地。”刘洪海说,歇地的时候,他几乎不会给自己“放假”,趁这几个月,出去打些零工,由于有经验,多是从事些种植管理类的工作,“两三个月,能挣出一年的肥料钱了。”

“我都67了,不显大吧。”闲聊之际,刘洪海提起。常年的劳动并没有让他显得过于沧桑,反而更加精瘦灵活,但是他说,由于常年锄地保持一个姿势,用力不均,现在他一侧胯骨和腿常常疼痛,这是浑身上下唯一的毛病。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