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庄镇与潍柴雷沃合作,农机手以工时“换”农机,增产增收农机不闲
2023-12-06 09:20:0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12月1日,高密市姜庄镇的农机手在土地托管服务中心保养农机。看着眼前的大型、高端农机,机手们很是眼馋。“用这种机器播的小麦播深一致,还播得匀、效率高,就是好使。这么好的机器,我也有一台差不多的,只是现在还是潍柴的,但再过3年就是我的了。”王干坝东村村民牟光新语气轻快地说。
12月1日,高密市姜庄镇的农机手在土地托管服务中心保养播种机。
这是怎么回事?事情源于姜庄镇与潍柴雷沃高密智慧农服公司(下称“潍柴雷沃”)合作的潍柴易田智慧农业项目。
姜庄镇耕地多,农机也多。全镇10.7万亩耕地,有农机680台套,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农机“多而不优”的问题突出。
姜庄镇农机站站长王明亮介绍说,当地农民使用的农机价格普遍在8000-10000元左右,大多是小型机,马力小,翻地深度偏浅,耕作效率也低;播种时容易出现费种、缺苗、断垄现象,播种质量不稳定,容易造成粮食减产。
姜庄镇与潍柴雷沃合作,启动潍柴易田项目,蹚出“跨区作业、合力增收”的新路径。
许多种粮大户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王干坝东村村民孙海滨现在种着200多亩地,2018年花了7800块钱买了台小型播种机。“当时算非常高级的,现在老了,种出来的麦子不匀和,播的多的地方麦子长得不好,要不就是一小片没播上。”他非常想买台大型的精播机,但动辄10多万一台,他感觉自己承担不起。
今年8月,姜庄镇以潍坊国家农综区粮食减损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依托本镇的王干坝为农服务中心,与潍柴雷沃合作,启动潍柴易田项目,蹚出“跨区作业、合力增收”的新路径。不但有望实现姜庄镇农机的“鸟枪换炮”,而且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扩大了农户的增收空间。
农机手驾驶农机在大田作业。
潍柴雷沃是国内最大的农机装备企业,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潍柴雷沃负责提供高端、大型机械,寻找作业资源,姜庄镇的种粮大户、农机手只需负责农机作业。
王干坝东村村民范传军是较早加入潍柴易田项目的种粮大户之一。“现在驾驶的这台条播机,我只需付三分之一的钱就能用,条件是我后期跟着潍柴雷沃干,用工资抵扣农机钱。我算了一下,两年就能把农机钱挣出来,农机就是自己的了。这样我既有了高端农机、还有了活干,解决了农机闲置期长的问题。”
另外令范传军满意的是,用上高端农机,小麦减损率降低,他家500亩地,相当于一年多收5万多斤小麦。他介绍说,复式精量条播机具有省种、高效的特点,无论土地高低均能播种到地下3厘米左右,出苗均匀,有利于小麦增产,但由于价格较贵,基础款在12-13万元左右,农户自身承担不起,因此在镇域内难以普及。“现在好了,镇上与潍柴雷沃这样合作,我们也有好农机用了。”
11月15日,牟光新在潍坊市坊子区马司村驾驶着精量播种机进行小麦播种作业。
“跟着潍柴易田项目干之前,我只能用自家的小型播种机播种,家里500亩地得播2天,农忙完就去镇上的纺织厂子找个临时工干,一个月5000来块钱。潍柴易田落地姜庄后,空里按项目要求去外地干活,远的我去过东北、海南,一天至少能保证1000块钱的收入,一年能干5个月,比在厂子里干短期工好多了。”一年能多挣10多万元,这让潘家村村民潘俊先很开心。
目前,潍柴易田项目已在姜庄镇流转土地1700亩,这里将成为潍柴雷沃高端农机的展示田,高端农机手的培训基地,也是姜庄镇助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迭代升级试验田。“粮食作物经常是‘七分种、三分管’,因此,大力推广高端播种机具,特别是具备复合作业、精准作业能力的机具,是未来推动姜庄镇粮食增产增收的一条主要技术路径。”姜庄镇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孙培永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通讯员 王红蕾 刘笑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