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论丛|杨仁峰:党建引领“一块田”,奏响增收“奋进曲”
2023-12-01 15:27:20 发布 来源:农村大众报
杨仁峰
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村集体增收资源缺乏、路径狭窄、活力不足等问题,发挥基层党支部引领作用,深耕“汶阳田”土地资源优势,在做活土地经营、促进集体增收上谋求变革,以安驾庄镇为试点,探索集体经营“一块田”模式,走出一条“以集体经营为主体,大户种植、散户种植等多种方式并存”的土地经营新路径。
因村制宜,整合资源
建好抓实“一块田”
坚持示范带动、政策驱动、宣传发动、项目推动综合施策,推进土地经营权向村集体流转,确保村村手里掌握“一块田”。
一是党员干部带头“调”。压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统筹做好土地流转、管护运营、机制建立等工作;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将土地流转到集体,通过示范引领,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激发土地流转积极性。
二是政策引领带动“转”。坚持让利于民,根据集体经营收益,按照一定比例调高群众土地租金,利用价格优势吸引群众主动将土地流转到集体;创新探索“土地租赁+二次分红”分配模式,除按照不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支付给群众土地租金外,村集体再从种植利润中按比例向流转土地的群众实施分红,引导群众积极将土地流转到集体。
三是项目整治全面“增”。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力推进0.9万亩高标准农田、2万亩减垄增地等项目建设,以田间耕作畅通为标准,实施田、水、路、林、渠、垄综合整治,对村内低效地块和田内沟渠路垄等进行整治升级,做好土地管理的“加法”,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小块成大片、孬地变好地”,既增加土地有效种植面积,也推动土地集中连片、方便耕作。
精选模式,高效运营
深耕细作“一块田”
立足各村实际,统筹考虑村级发展基础、干部队伍素能、“一块田”规模等各类因素,因村制宜探索管护运营方式,形成各具特色的“一块田”经营模式,增强推进改革的内动力。
一是统管统收、自主高效。针对班子基础强、干部素质高的村,鼓励采取自种自营、统管统收方式管护“一块田”。具体为明确1-2名村“两委”干部专职负责,在耕耘、种植、灌溉、施肥、除草、收割等管护环节,采取雇工方式,聘用村内闲散劳动力务工,根据劳作性质,通过定时、计量等多种方式支付工资。以朱颜子村为例,520亩土地由村“两委”干部专职管理,平时聘用村内闲散劳动力,让农民进“自家地”务工享受二次收益,今年两季粮食总收入184.2万元,扣除每亩1000元的经营成本后,村民每亩获得“保底+分红”1280元,村集体增加收入65.6万元,相比原来每亩收取50元服务费来说,集体增收25倍。
二是专业托管、省心节本。针对“一块田”面积较大的村,鼓励采取托管方式,将作业环节托管给专业经营主体,实现“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具体为按照“生产托管、有偿服务”原则,与机械全、服务优、实力强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签订“土地托管”协议,除种子供应和粮食销售这“头尾”两环节外,其他管护环节均由该服务组织托管,根据服务质效支付管护费用。以南双村为例,南双村610亩“一块田”,按照“生产托管、有偿服务”原则,与肥城市汶阳田为农服务公司签订“土地托管”协议,根据服务质效支付管护费用,每亩地小麦可产1200斤、玉米1400斤,去除1400元管护成本和900元租金,集体每年纯收入60万元以上。
安驾庄镇行走在麦田中的现代化灌溉设施。
三是契约定产、稳产增收。针对班子基础较弱的村,鼓励采取“先定产量、再定管护”的方式,与第三方组织签订种植契约,保障“一块田”的综合效益。具体为将“一块田”委托给综合实力强、管护链条全、服务质效优的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签订“种植契约”,设置粮食产量“保底线”。以北赵村为例,与村内1家农业合作社签订协议,将620亩的“一块田”委托给农业合作社管护,双方约定,只要每亩地小麦产量达到1000斤、玉米产量达到1100斤,村集体全额支付每亩地1360元的管护费用,产量超出部分,按照“三七分成”的方式进行分配,即30%作为超产绩效,奖励第三方服务组织;如果产量达不到“保底线”,按比例扣除管护费用,通过这种方式,既提升了管护效益,也让村集体规避了种植风险。根据测算,去除服务费用1360元和土地租金850元,集体每年保底收入40万元以上。
完善机制,规范运转
管严管实“一块田”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完善从严经营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水平,为健康有序推行“一块田”改革保驾护航。
一是优化推进机制。由党委书记挂帅,成立推行“一块田”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村级指导、联席研判、建章立制等工作;印发《关于推行“一块田”改革的实施方案》,制定良种良技优先推广、村“两委”干部绩效奖励等激励政策,引导“减垄增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水肥一体化”等优惠政策和利好项目优先向“一块田”倾斜,增强社区村级推行“一块田”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国企助力发展。成立镇级现代农业发展公司,探索“统一供种、统一收储”模式,深化与山东华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种业龙头企业合作,为村级“一块田”提供良种供应、粮食收储等服务,提升粮食种植附加值;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建石磨面粉、功能性面食加工项目,优先选用“一块田”粮食原料,推动“一块田”打好粮、出优品;探索“公司+村级一块田”“公司+社会化服务组织+村级一块田”等模式,在公司代管代营“一块田”、公司遴选星级服务组织管护“一块田”等方面做深做细,确保“一块田”稳妥、健康运营。
三是强化财务监管。坚持“村民自治、三务公开、民主管理”原则,加强“一块田”财务监管,所有涉及“一块田”的收入、支出必须在村集体大账、总账中单列科目、详细记录,所有收支必须经“四议两公开”程序,由镇经管站审核、报批,严禁私设小金库、搞大账“体外运转”,切实保护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目前,肥城市安驾庄镇村集体自营“一块田”面积达到23636亩,年内集体经营性收入将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真正将之打造成集体增收的“动力源”。
(作者为安驾庄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