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野新语|让“村BA”始终姓农、为农
2023-11-27 10:43:3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2023年,“村BA”走红出圈,火爆全网、火遍全国,吸引了众多农村篮球爱好者的参与,成为展现农民运动风采的大舞台,也架起了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桥梁、新纽带。
随着在“村BA”起源地贵州台江举办的首届全国“村BA”总决赛落下帷幕,从预选赛、半决赛到总决赛,一个个高光时刻、精彩瞬间,除了给全网全民留下的美好回忆,也给所有人留下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下一次应当如何更好地办好“村BA”,如何让“村BA”更好的为乡村振兴赋能?
这样的问题值得思考,这样的问题也很难有标准答案。作为一名全国“村BA”从预选赛到总决赛的亲历者,如果让笔者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留住“村BA”的“农味”,让“村BA”始终姓农、为农。
“村BA”本就是源于贵州台江台盘村的“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赛事由村民自发、村民主导、全民参与。为了办好“村BA”,台盘村不断召开小组会、院坝会、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商量各种办赛事宜,最终“球场开放、不收门票、不设嘉宾席位、没有商业元素”等内容写进《台盘村村规民约》。可以说,“村BA”始终姓“农”,这是台盘村民最大的坚持。
正是这份对“农味”的坚持,让“村BA”不断结出“硕果”。2023年前三季度台江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连续7个季度蝉联全州第一、全省前列,旅游接待人次同比增长60.46%,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91.63%。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增速排全省第1位。
“农味”是“村BA”的原味,也是“村BA”的根本。“村BA”只有始终姓农、为农,才能带来大流量,带来源源不断的游客,从而带动农产品销售,最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不管是在台盘村,还是在全国千千万万个乡村,“村BA”都不应也不能丢了这个原味与根本。
“村BA”从村赛走向国赛,让“村BA”成为乡村篮球运动的代名词,这不仅是台盘村的机遇、贵州的机遇,更是全国每个乡村的机遇。在今年各级“村BA”赛事举办期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地方利用“村BA”这个超级IP,调动乡村资源、打造特色品牌、推广当地农副特产、衍生文旅产品、实现流量变现,让“村BA”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助力。这不仅是大胆尝试,也是有益启示。全国“村BA”总决赛落下帷幕,但“村BA”并没有画上休止符。
说实话,以“村BA”过去一段时间创下的关注度来看,今后再要举办全国性或者地方性的“村BA”赛事,肯定不缺热度、不缺流量。
有热度、有流量,对赞助商就有吸引力。对“村BA”来说,有了赞助商的赞助,不管是赛场条件还是球员保障都可以得到提升,但是,赞助商也会加快“村BA”的商业化。然而,过度的商业化会让以接地气著称的“村BA”面临变味儿的风险。试想一下,如果看球花钱、停车花钱、球员职业化……“村BA”的人气,还会这么旺吗?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决定办“村BA”的初衷还能实现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国家决定组织开展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旨在通过举办全国性、群众性且富有农趣农味的乡村篮球比赛,突出展示新时代农民风采,展现乡村风貌,引领乡村风尚,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村BA”被赞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这项以人民群众为主角,人人皆可参与的赛事要想长远发展,就要让“村BA”始终姓农、为农。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评论员 刘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