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挂锄房檐下 田里长出吨半粮——德州宁津创新联农带农新机制
2023-11-08 09:39:13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今年,包括咱们村的地在内,我们流转的1.4万亩地获得大丰收,小麦平均亩产712.33公斤,玉米实打测产862.42公斤,实现‘吨半粮’。”10月17日,宁津县保店镇庞庄村村委会院内,来此商谈农机合作事宜的宁津县瑞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松峰宣布这一消息时,村民们高兴不已。
玉米收获。
“祖祖辈辈种地,一年两季最高也就亩产1250多公斤。土地流转后不用种地了,地里的收成却实现了‘吨半粮’。”村民陈成章感慨道。
“别看咱是老把式,但不服不行,种地还得是人家。”村民陈丁春接过话来。
陈丁春说的“人家”,既包括瑞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包括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2022年,瑞宁公司集中流转津城街道、保店镇共25个村庄1.4万亩土地,打造粮食种植示范基地。2022年6月,瑞宁公司与山东供发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创新实施“国有平台+”联农带农新机制。确定瑞宁公司作为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并投资1.4亿元进行农田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山东供发集团负责全程托管服务。
土地集中托管,农机集中收获。
“我们聘请省农科院专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支撑;开展统一采购、统一供应,价格更优惠;销路更畅通,与中储粮等签订订单种植,每吨粮食销售价格高于市场价200元以上。”闫松峰细数优点。
在瑞宁公司总经理胡朝斌看来,双方这种合作模式优点不止于此: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对规划范围内各类土地不挑肥拣瘦,全部打包流转,同时坑塘、边角地等全部同价流转,流转收入归村集体所有,平均每村增收5万元。
——对农户来说,按照协议,山东供发集团每年给予农户每亩1100元的保底租金。既保证了农民收入,还解放了劳动力。
庞庄村村民陈切禄深有体会。自己种地费时费力,8亩地一年收入1万多元,如今全部流转,一年租金收入8800元,再加上他和妻子在附近企业打工,夫妻俩一年收入近10万元。
——两家企业也受益。流转土地上所有产出,去除托管服务费,盈余部分由山东供发集团和瑞宁公司五五分红。去年,仅玉米双方就获盈余分红每亩405元,预计今年小麦、玉米亩均分红分别可达到420元、440元。
“我们与宁津县的这种合作模式,是全省供销系统首例。该模式借助地方国企的优势,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与我们强强联合,将有助于‘吨半粮’产能在更大范围实现。”山东供销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总经理孙开强说。
农村大众报记者 祝超群 通讯员 王志强 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