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帕金森病患解决吃饭洒一地、晚上被“抖醒”的苦恼

2023-11-08 09:57:5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功能神经性疾病,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为1.7%,已成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又一常见病。

药效失效,晚上经常被“抖醒”

沈阳的王先生今年65岁,七年前,他的手脚经常“哆嗦”,难以控制,慢慢地身体也开始僵硬、活动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颤抖的幅度越来越大,直到整个身体都会不由自主地震颤。在当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帕金森病。

确诊后,王先生开始服用药物。起初药效十分明显,震颤和僵直的症状都得到很好的控制,一度让王先生如释重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先生发现身体震颤和僵直的症状又不断加重,药效维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尤其是最近两年,每次服药后效果只能维持一两个小时,药效过后整个人又开始震颤、僵直、行动困难。

“每天吃饭都是难事,别人一刻钟就能吃完,我至少要吃上1个多小时,因为手抖,饭经常洒一地。晚上都不能睡个完整觉,睡着了都能被抖醒。”王先生的痛苦只有自己明白,病情的折磨更让他茶饭不思,敏感多疑,总觉得背后有人嘲笑他。

手术中。

手术解决“抖”难题,腿脚变利索了

万般无奈之下,经过多方打探,最终通过抖音短视频途径,王先生了解到山东省立第三医院通过手术,已为几百名帕金森病患者解除了痛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先生一家不远千里坐飞机来到济南。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神经外一科副主任张建斌接诊后,经充分评估认为,患者帕金森病诊断明确,符合脑深部电极植入术(DBS)手术指征。

排除各项禁忌,手术如期进行。术后几天,令王先生噩梦般的抖动消失,腿脚变利索了,行走也非常轻松。目前,经过精心的术后护理,王先生已经可以正常拿筷子吃饭,刷牙洗脸,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与正常人生活状态无异。

手术中。

专家:睡醒后平躺数分钟再起床

“关于帕金森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10%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为散发性。”张建斌介绍,目前普遍认为,帕金森病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多种因素可能参于其中。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只有与环境因素及衰老的相互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竭、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凋亡、免疫异常等机制才导致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发病。

那帕金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护理呢?张建斌建议,帕金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选择宽松、穿脱方便的衣裤;健康饮食,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等,避免过量咖啡和酒精,进食时选择稳定的碗和使用筷子辅助器;居住环境方面,尽量提高床头,安装防滑措施、扶手,睡醒后平躺数分钟后再起床;患病早期坚持锻炼,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网络图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房孝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