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何以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多名业内人士给出答案

2023-11-07 09:11:4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11月6日下午,第五届(2023)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发挥“体育+”作用,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分论坛在重庆市潼南区举行。该论坛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导,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办。“体育+”何以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论坛上,多名业内人士给出答案。

论坛现场。

论坛上,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李伟国表示,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不断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民体育,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是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发展农民体育要充分体现乡村特色。要坚持农民主体,让农民多参与。要突出乡土气息,体现农趣农味。要强化产业带动,促进农民增收。

“新阶段,发展农民体育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和突出短板,靶向发力、精准施策,让农民体育更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李伟国说。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是补齐农村公共健身服务设施短板。以乡镇和中心村为重点,加快补齐农民健身场地器材等体育基础设施短板。根据各地人口结构、地域特点等有针对性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并做好“适老化”“适农化”设施改造。

二是办好富有农趣农味的农民体育赛事活动。继续办好“村BA”、村跑、广场舞等群众基础好、社会关注度高的全国赛事活动,推动50项“最美乡村体育赛事”落地见效。

三是发挥好体育+的作用。深入挖掘农民体育的多重功能,持续推广“农体文旅”融合模式,推进体育健身与特色产业、农耕文化、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拓展产业增值空间。充分发挥体育的教化功能,培育引导农民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是讲好农民体育故事。强化赛事活动宣传,把农民体育打造成展示优秀乡村文化的重要舞台、认识中国乡村和了解中国农民的重要窗口,营造出全社会广泛关心支持农民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圆桌会。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农业的全面升级,也是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表示,随着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的转变,体育所具有的健康促进、社会教育、文化传承、经济推动等功能价值更加凸显,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助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今年,体育总局等12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从加强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体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破解乡村体育人才队伍匮乏、繁荣发展乡村体育文化、发展绿色生态体育、加强乡村全民健身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实施乡村公共健身设施提升、运动健康中心建设、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领军人才培养、乡村体育后备力量“雏鹰计划”、“美丽乡村”品牌体育赛事活动“五大行动计划”。

丁东表示,力争到2025年,建立健全体育助力乡村振兴政策举措和工作机制,乡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建一批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典型,体育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力争到2035年,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乡村全面建立,乡村体育健身和运动休闲成为普遍生活方式,运动促进健康作用凸显,乡村体育产业发展更有活力,乡村体育文化更加繁荣。

中国农民体协秘书长刘明国表示,近年来,中国农民体育协会聚力打造一系列“村”字号农民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如村BA、村跑、村舞等,特别是两部局联合发文举办的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农民群众普遍欢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吸引上百亿人次关注点赞,充分体现出群众性、自愿性、公益性、乡土性和安全性“五性”特点。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一致反映,这是指导单位和主办单位为广大农民群众走心用力办的一件大好事,更被盛赞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高水平的“农民体育盛会”等等。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加强乡村体育人才建设,也是体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

中国农民体协秘书长刘明国讲话。

下一步,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将在建立健全乡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发挥广校体协合署力量、营造良好氛围吸引人才返乡下乡就业创业、为多元力量参与乡村体育志愿服务搭建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做好乡村基层体育人才培养培训工作,造就一支懂体育、爱健身、会组织的农民体育工作队伍,坚持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体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论坛上,部分基层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民体育工作者围绕乡村体育赛事组织进行了培训与实践;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承办单位和裁判长围绕乡村篮球赛组织举办进行典型介绍和经验交流;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乡村振兴金融部和基层农民体协负责人就多方联动,助力农民体育事业发展进行讨论发言。

部分全国十佳农民代表、优秀农民教育培训学员代表、乡村振兴带头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村创业创新青年及农民体育基层教练员代表、“三农”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各省农业农村部门科教处及农广校负责人、农业农村部相关司局负责人、中央和国家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农业高校、农业职业院校、农业龙头企业、农业行业协会及相关单位代表等参加了论坛活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 发自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