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村里的手作旗袍工坊

2023-11-06 09:36:1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一把剪刀,裁出东方神韵;一针一线,串起百年芳华。在庆云县尚堂镇灶户李村,秀华旗袍工坊静静地隐匿其中,虽然没有醒目的招牌,但上门定制旗袍的人却络绎不绝。

香云纱、醋酸缎、真丝缎、被面,高领、斜襟、开叉,滚边、钉珠、盘扣、刺绣……工坊里展示着各式各样做工精良、美轮美奂的旗袍,这些旗袍都是店主刘秀华的作品。

走进工坊,刘秀华正在忙着为客人测量尺寸,一手拿着皮尺,一手握着笔,时不时将测量好的数据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刘秀华正在为客人测量尺寸。

今年56岁的刘秀华,是尚堂镇灶户李村村民、秀华旗袍工坊创始人,还是庆云县储存优秀非遗项目——手工旗袍制作的代表人。38年来,她坚持手工缝制旗袍,变的是对旗袍款式的不断创新,不变的是对服装及旗袍的热爱与钻研。

谈起为何制作手工旗袍,刘秀华说,这是受外祖母崔姜氏和母亲崔兰芳的影响。崔姜氏自幼聪慧,擅长绘画、剪纸等手工制作,年轻时自学裁剪制衣,常为邻里免费制作结婚礼服,也对外承接演出服装设计、制作业务。

后崔姜氏结婚生女,将旗袍制衣工艺传于女儿崔兰芳。“哒哒哒…小时候我就是听着缝纫机的声音长大的,穿的衣服也都是妈妈亲手制作的。”刘秀华从小耳濡目染旗袍的制作工艺,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跟随外祖母和母亲学习传统服饰手工技艺。

“做旗袍不能机械化流水作业,一件旗袍只能由一个人做,因为换一个人,针法就不一样,最终的效果都不一样。”在刘秀华看来,旗袍是有灵魂的,必须用心去做。

刘秀华正在盘花扣。

为做出精美的旗袍,刘秀华经常把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归纳整理,向同行请教、看视频讲解,边学边悟、反复练习。“首先要测量客人的三围、肩宽、臂长、下巴等20多个数据,再根据其身形、肤色、形象气质、穿着场合等选择旗袍的面料和款式,制作客人的专属旗袍。”刘秀华说,每一件旗袍都独一无二,一般制作一件纯手工的旗袍需要五六天,古法旗袍则需1至2周的制作时间。

刘秀华说,相对于其它衣服来说,旗袍需要的制作时间和细节打磨要花费更多的功夫。

工坊内展出的旗袍。

“制作古法旗袍需要裁剪、缝制、刺绣等20多道工序,需要耐得住性子。”每年3月到9月底是旗袍制作的旺季,那时订婚、结婚的新人比较多,旗袍是刚需。在这段时间里,她每天都在旗袍工坊里穿针引线制作旗袍。“我女儿李赛去年结婚时,穿的敬酒服就是我做的!”刘秀华自豪地说道。

工坊内展出的旗袍。

秀华旗袍工坊虽店面不大,也没有醒目的招牌,但上门定制旗袍的人却络绎不绝。最忙的时候,一个月能做十四五件旗袍。还有专门从天津来找她定制旗袍的客人。

经过长期摸索与实践研究,刘秀华还将传统的山水画与旗袍相结合,制作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山水画旗袍。“旗袍上的山水画都是我自己画的,香云纱布料配合裙式样式的旗袍更适合年轻女孩。”刘秀华笑着说。

刘秀华将传统的山水画与旗袍相结合,制作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山水画旗袍。旗袍上的画都是她自己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为了让自己的旗袍更具知名度,闲暇时,刘秀华还会在抖音直播自己制作旗袍的整个过程,“直播时我也不会说,就干脆不说话,就安安静静的做工。”

没想到这种直播形式特别解压,吸引了好多粉丝。利用抖音的宣传,每年刘秀华还能接到很多网络订单。

刘秀华利用抖音直播自己的产品。

今年5月,传统旗袍制作技艺入选为庆云县储存优秀非遗项目,刘秀华是该项目代表人。“我现在不仅要做好旗袍,还要将旗袍文化传承下去。”如今,除了做日常订单,她还免费收学徒,为热爱旗袍的村民免费培训。

尚堂镇南王村村民刘海英就是学徒之一,起初是来到这里定制旗袍,后因热爱留在这里学习制作手工旗袍。“我在秀华旗袍工坊,不仅学会了一项技能,还可以赚钱养家,我全家人都支持。”刘海英说。

在刘秀华眼里,旗袍是有温度的,是最能体现东方女性柔美的服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艺让更多人认识旗袍。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张超 通讯员 马俊良 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