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风调雨顺,山药大丰收!

2023-11-01 17:01:0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10月24日,鄄城县临濮镇南街村的一片田地里,40多名农民正忙着采收山药,新挖的“白玉”堆满垄间地头,即将装上货车运往成都。

山药丰收。

“这一车能装2万斤,客户已经给付了7万块钱。”杨庄村的种植户刘建告诉记者,今年山药价格较平稳,中秋节时每斤4元,目前每斤也能卖到3.5元。

据介绍,山药亩产量一般在4千斤上下,今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亩产能达到6千斤,有的地块亩产高达8千多斤。“对咱庄稼人来说,今年是比较好的一年。” 刘建说,他夫妻二人今年一共种植了50亩山药,纯利润能达到50万元。

刘建展示新挖的山药。

刘建20多年前从一家企业下岗后回村务农,慢慢探索种植山药。现在他自己育种,每年清明节前后移栽到大田,到中秋节就能收获。山药好管理,易贮存,采收周期和销售周期都比较长。

“收入可观,忙起来也很辛苦。”他笑道,“每逢下雨阴天,人都往家里跑,咱得往外跑,因为山药怕涝,地里不能积水。”

种植户勤劳致富,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据介绍,每亩山药一年生产成本在8千元左右,其中人工成本达2千元。当天有40多名农民来打工,他们分工负责拆除秧架、刨土挖沟、整理装车等,不同的工种分别按日或按劳动量计酬,一人一天收入在80元到200元不等。

整理装车。

来自什集镇杨岗村的老杨今年72岁,他手握四齿钉耙正在刨土。“我身体很好!除了瘦一点,没有毛病。” 他笑道,哪里有活儿就去哪干,按劳动量计酬,一天能挣一百四五十元。

丰收是农民的喜悦。

临濮镇党政办副主任李丹告诉记者,特色种植带动农民增收,目前全镇已发展山药种植2千多亩,主要品种有“铁棍”“白玉”等,产品远销湖北、江苏、四川等省份。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段书强 通讯员 任明丽 白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