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全镇“玩儿”葫芦,玩儿出8亿年产值

2023-09-21 09:21:20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每走几步,就有一家与葫芦相关的商铺;一年四季,村民忙着种葫芦、画葫芦、卖葫芦;进入村屋,迷你的、“肚圆”的、异形的葫芦琳琅满目……

这是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的常见景象。在这里,全镇围着葫芦转,“转”出了8亿年产值,“转”出了七成全国占有率。

堂邑镇刘庄村,农民在采摘成熟的葫芦。(张振祥 摄)

堂邑镇教场李村葫芦农场,农民把采摘的葫芦挂起来晾晒。(张振祥 摄)

品种升级换代

种植走向高端

堂邑镇位于黄河下游路西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葫芦的种植历史悠久绵延。路庄新村是堂邑镇的葫芦主产区,村内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种植户有1000多家。

堂邑镇路庄村农民在管理葫芦。(张振祥 摄)

郝洪乐是路庄新村有名的青年种植户,2014年,他从重庆辞职返乡创业,开始搞葫芦种植。

“我父亲就种葫芦,过去多是种一些老品种,比如美国小葫芦、中号葫芦、白皮葫芦等,每亩地的收益才一两万块钱。”郝洪乐说。考察市场后,他选择了天津嘴葫芦这种附加值高的新品种葫芦。

“天津嘴作为一种手把件,很受文玩人士的喜爱。”郝洪乐说,“别看只有10来公分大小,品相好的素葫芦一只能卖到上百元。”经过精进品种纯度和种植技术,郝洪乐种植的5亩天津嘴葫芦,每亩收益能达到七八万元。

目前,堂邑镇葫芦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不少种植户都升级了品种,眼下正是大量收获的时间。

为推动葫芦产业打入高端市场,今年,堂邑镇联合聊城东安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顶级范制葫芦种植专家合作,引进东昌府区高端范制葫芦种植基地项目。

东昌府区高端范制葫芦种植基地。(张振祥 摄)

堂邑镇文化站站长田红伟介绍,该项目占地114亩,今年共种植1.5万颗葫芦苗,预计可收获3万个范制葫芦,产值达3000多万元。基地还为种植户免费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培训,每年培养人才20余位,为葫芦产业带来新的技术革新。

在葫芦上搞工艺

向文化创意迈进

在当地,像郝洪乐一样,种植销售素葫芦的村民不少,但更多的村民则走上了葫芦加工之路,围着工艺葫芦“做文章”。

堂邑镇刘庄村,村民在晾晒在模具里生长成熟的工艺范制葫芦。(张振祥 摄)

走进沿街的村屋商铺,各色葫芦工艺品琳琅满目,手艺人正专心致志地在葫芦上雕刻图案。堂邑工艺葫芦加工始于宋代,盛于明清。相传,宋代宫廷画师王和尚,告老返乡回到堂邑,开始在葫芦上绘画,让葫芦文化得以发展。

因葫芦与“福禄”谐音,寓意美好,利用传统的雕刻、烙画等工艺,在葫芦上施以历史人物、吉祥如意、诗词歌赋为主题的图案或词语,葫芦便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同时也身价倍增。目前,堂邑镇有加工经营户460多家,已然成为东昌府区的葫芦加工中心。

“今天又来了一单生意,是来自学校的订单,客户选了一些时尚的挂件。”9月20日,堂邑镇路东村“难得葫途工作室”负责人莫俊玲忙得不可开交。工作室里陈列的雕刻精美的葫芦摆件以及葫芦配饰,大多出自她手。

莫俊玲创作的葫芦手链。

莫俊玲创作的墨刻工艺葫芦。

莫俊玲学美术出身,2019年嫁到堂邑镇后,她对葫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大量钻研学习,莫俊玲将传统烙画技术升级为墨刻技法,创作出的工艺葫芦更具生命力。

“改良技法后,葫芦画呈现一种凹凸感,更有质感;不仅色泽鲜艳,还不容易褪色。”莫俊玲说。此外,她还将现代时尚元素融入产品开发,设计出葫芦手链、胸针、车挂、毛衣链等创意产品,深受年轻群体喜爱。在她的电商直播间,平均每月的销量能达到1000多个,月均销售额达到三四万元。

莫俊玲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投身到葫芦产业的发展浪潮中,镇政府也在技术和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葫芦加工产业逐步向文化创意产业转换。“我们每年举办葫芦种植加工培训班20余次,还利用科普宣传栏、线上授课等方式为葫芦种植加工户提供技术指导。”田红伟说。

村民在制作工艺葫芦。(张振祥 摄)

通过挖掘葫芦产业潜力,形状各异的葫芦又被开发成酒具、药具、虫具、花瓶、乐器等器具;制作工艺也从最初的雕刻和烙花,发展到砑花、绘花、拼接、范制等近百种形式。在堂邑镇,一个小小的工艺葫芦,卖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并不是稀罕事儿。

生长中的各种造型的小葫芦。(张振祥 摄)

全镇电商400家

一年销售4个亿

“家人们,这只葫芦品相非常好,上面还雕刻有精美的人物画,喜欢的朋友可以下单!”在路庄新村“堂葫芦”直播间的小院里,几位主播架起支架,开始了直播。他们在小院的不同位置游走着,介绍着院里和屋内摆放的葫芦产品。而在他们一旁,打包员拿着快递盒,随时准备装货发车。

工艺葫芦制作艺人在直播销售葫芦。(张振祥 摄)

为充分发挥电商平台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堂邑镇在葫芦产业聚集区打造了“堂葫芦”直播间,为商户免费提供直播场地,在多平台开展葫芦直播。直播间每月销售额可达20余万元,所得收益与村集体按比例分红。

如今,堂邑镇葫芦电商经营户达到400余户,每年仅电商销售额就达到4亿元。2022年,堂邑镇被阿里研究院评为“中国淘宝镇”。

冬季,在“堂葫芦”电商基地,工作人员正在为村民直播卖葫芦。(张振祥 摄)

就这样,堂邑镇形成了集葫芦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葫芦产业化经营,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美国、西欧、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以葫芦产业为依托的物流、运输、旅游、餐饮等业态,也正逐步发展起来。“每年的葫芦文化节,全镇总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每年接待客商及游客3万人次。”田红伟说。

此外,堂邑镇还在教场李村流转了300亩土地,建设葫芦庄园,规划了种植科技示范区、良种繁育改良区、旅游观光区、采摘区、互动体验区等功能区,进一步壮大葫芦产业。

国庆假期前后,正是堂邑镇最热闹的时候。沿街漫步,挂着不同省市车牌的汽车随处可见,操着各地口音的客商在商铺里进进出出、“疯狂”进货。在这个山东乃至全国最大的葫芦交易地,“堂邑葫芦”的品牌注定越叫越响。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甲 通讯员 张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