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化雨,何以成风化人?解码小镇的“化雨现象”→
2023-08-28 13:41:57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十节》)
两千多年前,孟子对君子育人如此阐释,其中,“有如时雨化之”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感化人就好像及时雨那样滋润化育万物,润物无声。
跨越时空,冥冥之中,似有关联。
连续三年全市满意度调查全济宁市前两位,连续5年未发生到省进京越级访,荣获2022年度济宁市“平安示范乡镇”,教育成绩喜人,中考成绩连续多年全县第一名……
两千年后,在鲁西南金乡县,这个因孟子而得名化雨的小镇,正在探索着以“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调解+心理疏导”为工作方法,既为群众解“事结”,又为群众化“心结”的生动社会治理实践。
春风化雨,何以成风化人?化雨现象何以形成?记者在化雨镇进行了探究。
人民调解:
“打官司去法院,转了一圈,还得回俺这里来。”
带上水杯,骑上电动车,一大早,化雨镇化北村村民邵明启就急匆匆得赶往镇里。
“老邵哥,俺地里排水的事,你想着点,天热,辣椒受不了。”经过村口,站在辣椒地里的村民张继云叫住邵明启。
“行,俺记着呢,办完老李家两兄弟的事,就去找你。”邵明启一边答应着一边加大了“油门”。
啥事儿让老邵那么着急?原来村里老李家两兄弟15年宅基地纠纷,最近刚刚调解好,今天上午两家在镇里调解室签协议,他这个“金牌调解员”必须到场。
“看看还是俺说的吧,打官司去法院,转了一圈,你俩还得回俺这里来,一家人就没有化不开的节。”在调解室,老邵满脸笑容和李家两兄弟说。
调解成功现场。
化雨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秉持“春风化雨润民心”的工作理念,着重在“化”字上下功夫,实施“三化”分级分层矛调工作方法。探索实施“简易矛盾管区村居比着化,特殊需求职能部门贴心化,疑难杂症社会力量聊着化”,用老百姓的“法”平老百姓的事,有效实现矛盾化解在基层。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老邵作为化雨镇有名的“和事佬”,被镇里“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聘为“金牌调解员”,并拥有了专属自己的“工作室”,一年下来,解决村民纠纷二三十起。
化雨镇盘活利用废弃办公场所,高标准打造480平方的“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调处中心。按照“重点部门集中常驻、一般部门轮流入驻、涉事部门随叫随驻”的原则,全面整合综治、信访、司法、网格化、政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等资源集中入驻,同时引入“两代表一委员”、“金牌调解员”、乡贤、心理咨询师等社会调解力量,为群众提供热线办理、信访接待、矛盾调解、法律援助、救济救助、心理疏导一站式服务,搭建起“一体化运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去年以来,成功调解基层治理中常见矛盾纠纷300余件,调解成功率98.7%。
心结打开:
“把人聚起来,心聚起来。”
“都是亲戚邻居,啥事过不去,都让一步,这事就过去了。”
日前,在化雨镇苏坑村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师张金霞耐心开导两家村民。
这两户村民因为栽木问题,闹得不可开交,甚至拳脚相向,在张金霞疏导下,两家想通了,气消了,最终握手言和。
“咱村民纠纷,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不容易解决往往都是因为面子上过不去,一来二去就容易激发矛盾,这时候心理干预就很有必要。”张金霞告诉记者。
矛盾调解中。
近年来,化雨镇聚焦夯实基础,构建全覆盖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将心理疏导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建平台、强队伍、优机制,构建全覆盖心理疏导服务体系。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聘请二级心理咨询师2名参与调解工作,并定期开展心理疏导技能培训,提高调解员心理疏导专业能力;成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专班,把心理疏导工作纳入全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规范化建设体系,高标准打造镇级心理疏导服务工作室,建成村级“心灵驿站”31个,实现心理咨询、疏导服务全覆盖;建立心理咨询师预约、轮班和坐诊制度,形成值班“接访”、上门“家访”、联合“约访”三种工作模式,针对不同矛盾纠纷化解需要,由“一站式”矛调中心向心理疏导服务工作室“派单”。
初秋时节,天气转凉,傍晚时分,早立村文化广场上热闹起来。百姓大舞台上,村里的妇女们在欢快音乐下,跳起广场舞;孩子们在游乐设施上,爬上滑下,一片欢声笑语;棋牌室里,村民捉对厮杀,好不热闹……
早立村党支部书记李小波告诉记者,在上级支持下,早立村在废弃学校土地上了建立了功能齐全的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后这里立马变成村里的“活动中心”,大家一起玩一玩,乐一乐,好不快活。
“把人聚起来,心聚起来,彼此有了沟通交流,矛盾自然减少很多。”化雨镇挂职副书记代帅表示。
据了解,化雨镇去年新建改建11处党群服务中心,依托这些场所,化雨先后组织开展化雨镇非遗美食节、全民健身大赛、全民才艺大赛,丰富群众文体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欢声笑语中增进感情。此外,化雨发挥金乡县“鸡黍之约”诚信文化发源地优势,组织开展一系列全民诚信教育活动,树牢“诚信为本、守约践诺”理念。
发展为要:
“基础工作做好,民生事项办好,人民群众才会满意。”
走进化雨镇为民服务中心,诺大的大厅里,人社、卫生、公安、退役军人等办事柜台一字排开,工作人员各司其职,耐心为村民们办理各项业务。
“您把证件拿好,补助已经打到您卡里。”在退役军人柜台,工作人员热情得招待曹大爷。
“不用去县里,在这里,啥事儿都能办好,真是太方便啦。”曹大爷笑着竖起大拇指。
化雨镇按照“线上线下融合”的原则,精心布局建设为民服务中心,打造集成型、便捷式、智能化的群众办事政务服务体系,切实满足辖区群众持续增强的各项政务服务需求。
为民服务中心备受群众欢迎,从侧面也反应了化雨镇民生举措扎实有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需求在哪里,党的阵地就覆盖到哪里,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在一次次为民服务中,一项项民生工程中,化雨群众满意度得到逐步提升。
优化人居环境,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镇里想方设法拉项目、筹资金,干得热火朝天,供水、道路、改厕、亮化、绿化等问题被逐一解决,治安防控、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强化民生保障,让百姓心窝更加温暖。镇里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力量下沉,鼓励引导机关干部常下基层调研,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住房、医疗、上学等一道道难题……
“ 发展才是硬道理。基础工作做好,民生事项办好,人民群众才会满意 。”化雨镇党委书记李泼表示。
今年以来,化雨镇坚持走好独具特色的“一三五”发展路径,各项重点指标稳中有进:上半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4亿元,增速全县第1;新增“四上”企业8家,数量全县第1位;规模以上服务业增加值、限额以上零售业增加值均列全县第3位……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通讯员 刘传伏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