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印迹|东黄埝:山地丘陵间出现黄土堆

2023-08-04 15:50:1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在山东省莒南县南部那片丘陵山地,绝大多数村名取得简单而又有规律:最前面一个字是姓,比如张、王、刘、马、陈、李、孙、袁等;最后面一个字是地形地貌,比如山、河、沟、崖、涧、埠、坡、岭等。这种村名让人一看就明白,村里现在住着的多数人,或者最早定居者,是姓什么;村子是依山还是沿河,是近山沟还是靠高崖。

在这些村名中,有个村名叫东黄埝。东,说的是方位,因为西边还有两个村叫中黄埝和西黄埝。黄,是指颜色。埝,原义为田里或浅水处用来挡水的土埂,村名取用这个字,应是指高处平地的土堆。

中黄埝在三个村中建村最早,因村后有黄土埝,故取名为黄埝。在山地丘陵,黄土少见,少见便是特色,最早定居这里的人为定居点取这个名字,是为了好记好理解。

东黄埝建村晚,与中黄埝隔河而居。之所以在这里建村,是因河边少量肥沃的土地可以耕种,村东的几个山岭、山沟间有杂草树木可取来烧火做饭。

东黄埝村东的山岭,被村民开垦出来,栽上板栗,板栗成为村民来自土地的最重要收入。(资料照片)

关于黄埝这个村名,包括东中西三个村,因为地处鲁苏交界,又曾经偏僻闭塞,走出几十里路,以前知道的人并不多。老人们说,他们以前出远门,比如到江苏省的赣榆县,比如到山东省的莒县,别人问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他们都说是杨家林的。

至于为什么说是杨家林的,老人们说,据说这片地方曾经是杨姓大户人家的坟地。坟地栽树,树多成林,便有了杨家林这个名字。按先人们的说法,坟子建在黄土里最好。中黄埝村北有大片黄土埝,也从侧面说明这里是建坟的好地方。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的杨姓大户人家,找到这片有山有水有黄土的地方,把祖坟迁到这里,就很好理解了。

东黄埝村沿河靠山而建,老村子建在山脚下,村南有一片黄土埝,曾是村里的打麦场。50年前,村子中间还有几座巨大的坟子,坟堆用黄土夯实建成,表面光滑。孩子们喜欢爬到坟顶,坐着滑下来,就像现在的孩子坐滑梯一样。村里的老人们都说不清这些巨大的坟子是谁的,反正不是村里人先祖的,谁家先祖埋在什么地方自家都清楚。为了盖房子,40年前村里把坟子平了。

雨后破败的老房老街。这些房子,早已没人居住了,新建起来时,都是土墙草顶,没有一砖一瓦,如今没人住了,老街巷少有人行,杂草丛生。

上个世纪七十年以前出生的村民,都记得村中的那个山泉。东边大大小小的山岭,延伸到这个山泉而止。山泉一年四季出水量几乎不变,泉出来的水存在一个小小的石坑里,村民吃水,挑着桶来到石坑边,一瓢瓢地向水桶里舀,后来村里人觉得舀水太慢,便打成了井。山泉被打成水井,可泉水没了,只好把井填平了。

村南的小河,因刚下过雨,河水不是那么清,很多年前的采沙,让河道变深,两岸的沙滩没了,现在被村民栽上杨树。

不变的是那条小河,从村南而来,绕过村西,在村北向北流去。虽是小河,夏季暴雨带来的洪水却很凶猛,因此以前的河道很宽。除了发洪水的季节,河水都是鲁苏交界处群山中的山泉汇集而成,河水清浅,水边是大片的干净沙滩,村里一代代的孩子,在小河里摸鱼、戏水,在清浅的流水中一天天长大。小河成了全村一代代人共同的记忆。

一个小姑娘在村南的河里玩耍,小河承载了一代代村里人的童年记忆。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