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宋饼:外脆里暄,筋道弹牙有嚼头,昌乐的家乡味道

2023-05-18 09:01:05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在潍坊市昌乐县,说起马宋饼可以说是人尽皆知。马宋饼因地得名,起源于昌乐县马宋镇(后改名为营丘镇),故称之为马宋饼。

  相传,西周时期,姜太公受封于齐,定都营丘。闲暇时,他非常喜欢到河边钓鱼,并经常以烙制的饼作为午餐,当地百姓以为姜太公喜欢吃这种饼,就争相擀饼送给他吃。姜太公吃过后,赞不绝口,称马宋饼是“天下第一饼”,由此带动了当地饼业的兴起。

  马宋饼。

  如今,马宋饼依然是当地人常吃的主食之一。吃的人多,自然做的人就多。5月12日,驱车行驶在昌乐县营丘镇,道路两边,挂着“马宋饼”招牌的店铺、作坊,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要说哪一家最正宗,59岁的‘马宋饼手艺人’唐凤云一定榜上有名。上午10点,唐凤云的烙饼作坊里热气蒸腾,她正在忙碌着。

  作为地道的马宋人,唐凤云告诉记者,小时候,为了补贴家用,她的父亲总是会挎着一筐做好的饼,步行几十里地,到县城去卖,所以她从小就跟着家里人学做马宋饼。

  马宋饼手艺人唐凤云。

  1999年,靠着从小练就的烙饼技术,唐凤云开了这家店,一干就是24年。“每天基本上是擀多少卖多少,现在一天能卖出200张左右。”她一边说着话,一边擀着饼。

  据介绍,制作马宋饼的工序主要分为和面、醒面和擀烙。看似简单,但是制作起来非常讲究。“和好的面既要软又要有筋力。”唐凤云说,在和面时需要加入适量的盐,反复揉,直至面团光亮,放到一旁“醒”一个小时左右才可以用。

  说着,唐凤云把事先和好的一大团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一次取3个,压平,擀成圆饼状。再将三张小圆饼摞在一起,夹层中间均匀的刷上一层薄薄的油,擀成薄饼。

  擀饼其实非常考验手艺人的力道,既要把面饼擀开,但又不能让三层融合。这样烙出的饼,轻轻一拽,就分成了三张。为什么是三层呢?唐凤云解释道,因为两层不软,吃起来口感不好,四层又不容易熟。

  轻轻一拽,一张马宋饼就分成了三张。

  唐凤云把擀好的薄饼,放到已经烧得滚烫且均匀的鏊子上,旁边负责烙饼的店员左手拿着一把小扫帚,右手拿着一根翻饼杖,左右“开工”,不停地旋转着面饼,等到面饼鼓起来,用翻饼杖翻转一下,烙另外一面,烙制时麦香四溢;待到烙至两面均出现黄褐色的花纹,一张马宋饼就出炉了,刚烙好的马宋饼,外脆里暄,筋道弹牙,越嚼越香,很是扛饿。“随便卷入菜或是肉,都很可口。”唐凤云说。

  接近正午时分,来唐凤云店里买饼的人络绎不绝。“我吃她家的饼已经有十多年了,很喜欢她家的味道。”

  近年来,马宋饼相继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山东名小吃”、“潍坊名吃”,并纳入第一批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会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品尝到我们家乡的味道。”唐凤云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王萌 通讯员 孙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