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南鲁山:统筹资源结成共同体,因村施策探索共富路

2023-03-28 09:33:44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地处鲁山之阳、沂河源头,是典型的山区镇。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统筹辖区各企业和村集体资源,率先探索“共富公司+共富车间+共富站点”的共富共同体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发展,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为公共民生福利事务创新“造血”机制。

南鲁山是桔梗生产大镇,图为企业加工车间。

  特色产业带火“庭院经济”

南鲁山是桔梗生产大镇,目前有加工企业12家,全年加工鲜桔梗5万吨,主要出口韩国等国外市场。桔梗初加工环节操作简单,适合农村60岁以上的人劳作。

镇党委副书记朱化运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统筹桔梗加工、艾草加工、手工艺制品等特色行业,组建“共富共同体”,指导各党建共同体(管区)、企业围绕特色产业建设“共富车间”,鼓励各村利用民生综合体、闲置房屋和庭院等设立“共富站点”,就近吸纳劳动力。

3月10日,“流水锶乡”桔梗“共富车间”内,十几位村民坐在一起忙着刮桔梗。流水村位于南鲁山镇中东部,是桔梗产业中心村之一。村民周仁花从事桔梗刮皮有十多年,她说:“一天能收入70来块钱。平时没个事呢就来干点儿,开心又轻松。”

流水村东邻的璞邱村,很多村民也利用自家房屋庭院从事桔梗初加工。村民程光兰就把自家车库改造成了“共富站点”,吸纳了十几位村民就业。他们刮好的桔梗,当天要趁新鲜送到加工企业进一步加工包装。

据介绍,全镇目前已建成21个“共富站点”,其中桔梗加工站点有9个。

村民在“流水锶乡”桔梗“共富车间”刮桔梗。

“共富站点”反哺民生综合体

流水西邻的唐家六村,主导产业是黄烟种植和艾草加工。村支书赵立学介绍,当地野生艾草资源丰富,去年以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建了艾草加工“共富站点”,吸纳二十多名村民从事艾草提绒、卷棒、包装等。随着业务开展,还可带动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开设庭院加工点。

“卷艾棒操作简单,计件工资,村民操作熟练后每天最高能挣150块钱。今年村集体收入也有望再上一个新台阶。”赵立学说,近两年村集体收入保持在40万元左右,2023年要争取突破50万元。村办“共富站点”的盈余中,还要拿出部分资金补贴民生综合体。

唐家六村艾草加工“共富站点”。

据介绍,2021年以来,沂源县立足山区农业县实际,全域建设集长者食堂、公共浴室、中心村卫生室、便民超市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民生综合体,为全县6.4万名农村老人提供就餐、理发、洗浴等基本民生服务。

在镇西部的芦芽村,一间手工艺品“共富站点”就设在该村民生综合体旁边。“这儿有超市、理发店、卫生室、澡堂、长者食堂。”村委委员孟令荣说,“村里的老年人在长者食堂花一两块钱就能吃上一顿饱饭。”

按照共富共同体的总体设计,南鲁山镇各村办“共富站点”要植入民生综合体,让民生综合体化身为农村居民“务工+休闲+就餐”的综合服务中心。朱化运告诉记者,“共富站点”在带动集体和村民增收的同时,以盈余资金的60%反哺民生综合体,创新“造血”机制,形成运营闭环,推动这项惠民工程健康可持续发展。老年人务工收入的10%转存个人养老账号,让“共富站点”变成“养老工厂”。

另外,村民到“共富站点”就业,达到一定的劳动量即可享受免费就餐,由此鼓励勤劳付出,使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良好理念深入人心。

董家庄已整平300亩地,准备种植黄烟。

“共富公司”创新分配机制

黄烟种植是南鲁山镇又一项优势产业。记者在“一村一业产业分布图”上看到,全镇约三分之一的村庄种植黄烟,面积少则二三十亩,多则上百亩,种植总面积约2700亩。

位于镇最西端的董家庄,全村大部分为山地,今年也将发展黄烟种植。记者沿山路前行,看到几块黄土地已整平,小地块变成大地块。“根据最新计划指标,今年全镇再发展1000亩黄烟,其中董家庄种植500亩,目前已完成300土地整理。”朱化运说,“今年5月份就可以栽种烟苗,亩纯收入可达3000元。”

发展千亩种植基地,涉及资金投入、土地流转等方方面面。为此,南鲁山镇引入国企淄博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董家庄联合,打造了全市第一家共富公司——山东鲁韵锶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引入一家专业民企负责生产管理。

“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流转土地入股,国企以资金入股,多方携手发展。农民除了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还可到基地打工赚取工资。”朱化运说,共富公司集聚多方优势,盘活资源,以股份制分配模式组成利益共同体,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将有效助力区域乡村振兴。

芝坊村发展草莓种植带动村民增收。

因村施策探索共富之路

位于南鲁山镇中部的芝芳村交通便利,以草莓种植和包装集散为优势产业。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土地,运用上级扶贫资金建设了以草莓立体种植为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引入沂源县最大的草莓运营商淄博市金秋时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请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

金秋时节公司总经理刘建华介绍,公司在全县运营草莓基地超过1000亩,仅南鲁山镇就有芝芳村和流水村两处基地,产品直销北京、浙江、广东等十多个省市。基地包装车间就建在芝芳村,除了集中销售自营基地的产品,还为周边区县多处草莓基地提供包装销售服务。

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种植的同时,一座区域草莓包装集散中心在南鲁山镇逐步培育成形。

引入一家公司,带动多个村集体增收。据介绍,芝芳村每年仅凭土地租赁即可收入51万元;在流水村,土地租赁收入也接近37万元。村民除了获得土地流转收入,还可以到草莓大棚和包装车间打工。

“工人平均年龄60多岁,可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配工作时间,挣钱、顾家两不误。”刘建华说,村民打工年收入最多的能达到5万元。

“共富共同体发展模式应可复制、可持续。”南鲁山镇党委书记赵希娟说,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振兴和促进农民增收,近年来,南鲁山镇坚持“为农、务农、兴农”的初心使命,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携手共富、助力振兴”的合作模式,建立“党建、联盟、产业”三共建机制,以“经验共享、活动共享、路径共享、协作共享”的“四共享”模式加速实现村集体增收致富,因村施策发展桔梗加工、黄烟种植、草莓种植等30多个特色产业项目。在2022年度33个行政村全部提前实现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目标的基础上,提级进位、强势突破,加速实现农业农村“精神共富、服务共富、经济共富”,探索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致富增收的南鲁山路径。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段书强 通讯员 郑子鹏 耿彪 王振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