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者》发表本报高级记者陈建志文章:谈调查研究式采访

2023-03-22 14:00:08 发布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3期,作者系大众报业集团农村大众报经济部主任、高级记者 陈建志)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新闻工作者看来,农业则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富矿。

面对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多姿多彩的农业经济,我有幸从事农业科技经济新闻报道。行走于阡陌、田间,观察农事变化;进入大棚、猪舍,询问市场行情;来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了解新品种、新技术研发……然后精心写作,变成一篇篇新闻作品,并借助《农村大众》报——山东省委主管主办的这份面向“三农”的报纸传播出去。20年来,寒来暑往,每有所得,欣喜不已。

要想写出反映生产、市场变化且充满故事、细节的新闻作品,记者必须锤炼脚力,深入一线,扎实采访,坐在高楼大厦里是写不出接地气的作品的。到生产、市场一线采访,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应有不怕吃苦的思想准备,二是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例如,采访生猪养殖专业户,应当熟悉料肉比、盈亏率、猪周期之类的专业术语,初步了解生猪产业概况。这样才能与采访对象顺畅交流,获取丰富的素材。

1

深入:

奔波千里,采访生猪产品由鲁入沪

山东是上海农副产品的主要供应地,而上海是我国实施动物及其产品准入制度最早且最严格的城市,自1998年以来,有问题的产品被拒之门外。山东如何保障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产品是否达到上海“准入”标准,能否顺利入沪?针对这些问题,我奔波千里,作采访调查。

2005年11月3日下午2时,我到达第一个采访点——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的一家生猪繁育场,没想到吃了闭门羹,大门紧闭,不见人影。我感到纳闷:不是约好了?这时只听西侧有人喊道:“请走这边!”喊话的是这家繁育场的场长。他解释说,整个繁育场分为两个区域:东区是生猪繁育区,严禁外人进入,以防带进去病毒、病菌;西区是管理人员办公生活区。我听从指挥,跟随场长走西门,进门时突然被一场“雨水”——喷洒消毒液淋了一身。进得门来,场长领着我登上一座房子的二层,带有歉意地说:“因为害怕传染疾病,只能在这里远望东区了!”

参观完毕,我跟随运送生猪的卡车,向位于半程镇境内的一家屠宰加工公司进发。下午4时赶到公司门口,来送生猪的卡车这时已排成长龙。最前面车上的一名男子把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等4份文件交给在门口值班的检疫员。检疫员检查完毕,一挥手,卡车缓缓驶向入口。

送来的生猪先被赶进待宰间,经过十几个小时排空体内废物,通过淋浴洗去体表污秽,再经检疫员逐头检查,确认没有疾病,就可以送去屠宰了。

11月4日上午,我穿上隔离衣和高筒皮靴,经过严格消毒,跟随公司卫生检疫部部长进入屠宰加工车间。卫检部有40多名检疫员,他们分布在屠宰加工流水线的各个关口,任何一头猪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例如,卸头之前,剖检淋巴结,看看有无炭疽;卸头之后,检查鼻、舌、口腔黏膜,判断是否有口蹄疫;将心脏、肝、肺等摘出来,查一查有无猪丹毒、结核、肺丝虫。厂里还有20名化验员负责生物和化学化验。“只有经过检疫和化验,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生猪胴体才能被分割、包装出厂。”卫检部部长介绍。

11月4日晚上9时30分,一辆装满生猪保鲜肉的解放牌卡车,停在屠宰加工公司门口。卫检部部长在一张“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的背面,盖上检疫专用章,签上自己的姓名,把它交给司机。“走喽!”听见司机的喊声,我登上卡车。在茫茫夜色中,卡车穿过临沂市兰山区、罗庄区和兰陵县,开上京沪高速公路,朝着上海方向疾驶。

由于受到大雾和堵车影响,11月5日中午1时多,卡车才到达上海东北角的洋桥动物防疫检查中心站。这是山东方向来的生猪产品运输车进入上海接受检查的必经之地。一名检疫员爬上车厢,对照发货单仔细检查所载货物,同时司机把带来的检疫合格证递给另一名检疫员,检疫员边看边把有关信息输入电脑,然后在检疫合格证上盖章签名。他透露,一旦发现问题,禁止卡车入沪。

11月5日下午2时40分,卡车抵达目的地,位于上海市宝山区的一家食品销售公司。当天晚上,配送开始,身穿隔离服的工人们卸下货物,按照订单分包,然后运往各个专卖店。第二天早上6时,我来到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同泰北路的海滨村农贸市场,看见有家专卖店,销售的正是来自山东临沂这家屠宰加工公司的保鲜肉。不断有市民前来买这些经过严格检疫、吃起来放心且新鲜的猪肉。

我把采访见闻写成长篇通讯《道道关口都有“火眼金睛”——山东生猪产品千里入沪跟踪记》,2005年11月15日在《农村大众》报一版刊发。这篇报道得到山东、上海有关部门和养殖屠宰加工企业、市民的好评。有关人士称,在山东胶东半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中,这篇报道也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

除了这次千里奔波,平时我持续关注生猪产业链的变化,多次深入生产一线探察实情。2020年1月,市场上猪肉价格飙升,最高涨到每斤30多元。我和同事分别赶到山东西南、西北、中部和东部,采访养猪散户、专业村、合作社以及屠宰加工企业,写了一组系列报道《稳生产保供应生猪养殖市场一线调查》,如实反映了生猪存栏数量、生产管理、屠宰加工和猪肉市场供应情况。

山东省委宣传部给予肯定:“《农村大众》报这组生猪市场一线调查接地气有看点。”“在国家对生猪生产前所未有的重视之时,在春节临近、公众对猪肉价格较为敏感之际,农村大众报记者走进生产一线,从养殖者角度展现了当前生猪生产供应真实情况,有效释放信息、引导预期,体现了媒体服务大局的意识和引导舆论的本领。”

2

跟踪:

长期关注,报道粮油复合种植新模式

从事农业科研,周期长、出成果慢,例如成功选育一个小麦新品种通常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记者需要耐着性子,花费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跟踪一项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探索,或者一个团队的漫长研发过程。只有善于跟科研人员打交道、交朋友,持之以恒地跟踪采访,才能获得第一手素材,这样既有利于抓到“活鱼”,也为写出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奠定了基础。

最近十几年,我一直关注一种粮油复合种植新模式的试验探索。

2010年,着眼于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和推动农民增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组建课题组,在万书波研究员的带领下开始探索复合种植模式。他们充分发挥玉米边际效应和花生生物固氮双重优势,以保障玉米产量基本不减为前提,压缩玉米株行距挤出宽带间套作花生,逐步探索出适于机械化条件下的粮油均衡增产技术模式——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采用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了粮油均衡增产,而且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自然功能,解决了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模式造成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多等问题。

2015年9月,我跟随课题组,走进山东省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家庭农场,采写了他们的阶段性试验成果。多年来,课题组在山东、河北、河南、吉林等不同生态区开展大面积试验示范。目前这种复合种植模式已经成熟,且农机农艺配套,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自2017年起至今,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连续多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2022年9月,我来到山东省高唐县清平镇金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示范田采访。合作社理事长赵金刚站在示范田里高兴地说:“您看看,这花生长得多好啊!间作的玉米棒子长得也不小。今年我们采用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每亩预计增收600多元。”

课题组负责人万书波研究员说:“这项技术能够大面积推广,种植户、合作社增加了经济效益,你们媒体的报道起了很大作用。”

这几年,我还经常到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蹲点,现场观看新型机具研发和作业情况。

2020年秋收时节,在鲁中安丘市景芝镇南甘泉村地头,我看到——“收获机轰隆隆地向前行驶,吞进去一棵棵玉米,吐出来一个个黄澄澄的果穗。”

2020年秋末的一天,在胶东半岛招远市金岭镇大户庄园,我观摩了一场新型农机作业秀——“首先表演的是智能避障割草机……随着机身缓缓前行,刀盘在一棵棵树间游移,‘刷刷刷’割除杂草……刀盘外侧有一根富有弹性的探杆,机身前行时,只要探杆碰到树干,它就立刻与刀盘一起收回来,避免刀盘与树干接触而误伤树干。”

在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蹲点,得益于了解研发进展,我第一时间报道了该院成功研发的我国首台高效精准大蒜播种机、适合家庭牛场使用的整套关键装备,见证了山东第一次机械化收获鲜食玉米的场景。

3

升华: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性中找共性

素有“中国蔬菜之乡”称号的山东寿光,不仅每天生产和对外销售大量蔬菜,而且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从这里走向全国,为解决北方人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

2019年4月初,根据报社安排,我带领3名年轻记者前去寿光参加一年一届的蔬菜博览会报道。我们没有把重点放到会议的程序化报道上,而是集中力量采写了一组有关“寿光模式”的深度报道。

按照采访主题和内容,选择采访地点和对象,然后分头前去蹲点采访:第一天我去蔬菜大棚里采访种植专业户,你去农产品物流园里采访蔬菜批发商,他去育苗公司采访技术员;第二天……如此这般,4名记者连续采访了4天。

采访结束,我们汇总素材,梳理、归纳、升华,写成了主题为《探寻“寿光模式”发展历程和创新提升轨迹》的系列深度报道。全文分为三篇,其中上篇是《专注三十年,种好一棵菜》,讲述冬暖式蔬菜大棚技术创新发展,蔬菜销售与生产相互促进的故事,凸显“寿光模式”的内核;中篇是《菜乡技术传四方,半数新棚学寿光》,详述技术人员对外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和提供整体方案,带动各地蔬菜产业发展的过程,介绍“寿光模式”的贡献;下篇是《城乡均衡发展,乡村也是宜居家园》,聚焦当地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公交一体化、义务教育均衡化工程以及构建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取得的成绩,展示“寿光模式”的外延。

这组报道于2019年4月17日在《农村大众》报刊发,这是新闻媒体较早剖析“寿光模式”的深度报道。刊发之后,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的肯定,认为其“有深度、有思想”;还入选大众报业集团当月5篇优秀新闻作品榜单并获得集团2019年度新闻奖。

此前的2018年4月,我和同事蹲点山东寿光采写的系列深度报道《乡村振兴,寿光争当全省排头兵》刊发之后,也得到好评,时任寿光市委书记要求:当地报纸全文转发、组织党员干部学习。

再举一个采写农业经济深度报道的例子。

2019年6月12日至21日,山东泰安、淄博、烟台3个地方接连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一时间成为新闻热点,众多媒体纷纷报道。

对此,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写一则短消息交差,而是思考如何挖掘出刷新单产纪录背后的故事,把报道做得有深度、有高度。前期,我和一名同事分头联系采访有关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和育种专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高产创建点栽培的小麦品种名称及其特征、栽培技术措施与经验、现场测产验收的数据、验收专家组的评价。

通过深入采访,我们发现:10天之内,3个地方接连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并非偶然,而是必然。这是山东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小麦育种专家、栽培专家数十年坚持科研攻关,“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的结果;是山东省农业、科技、财政等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支持科研攻关和组织产业化开发的结果。

按照这样的思路,第3天我们就写出了初稿,经过编辑润色,长篇通讯《10天3破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山东为何这么牛》在《农村大众》报一版刊发。

这篇通讯见报后,新浪、腾讯等众多新闻网站和农业专业网站纷纷转载;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和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批示予以肯定;在2019年度的山东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评委认为其获奖的理由是“站位高、开掘深、有特色而在同类报道中独树一帜”。

回顾这次采访报道,体会主要有两点。第一,长一双慧眼,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个性中发现共性。采访时,我们没有浅尝辄止,而是深挖背后的原因。山东的这些做法,也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为各地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二,平时多积累,有助于尽快写出深度报道。我们长期关注小麦育种、栽培技术科研进展和小麦高产创建,知道山东小麦科研队伍力量强大,其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振文领衔的小麦栽培技术研发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振东领衔的小麦育种创新团队,平时与他们建立了密切联系。正是拥有如此丰厚的积累,写作时才能厚积薄发、左右逢源。

4

结语

做深度报道、调查研究,首先必须深入一线,认真采访,仔细观察,搜集第一手素材。这里的“深入”,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在一个地方,例如一个村庄、一个农民合作社、一家涉农企业连续数天蹲点调查,对比以往发现变化,对比正常找出异常;二是长期与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单位保持联系,持续跟踪他们研发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过程,积累第一手素材。

其次,对获取的大量素材进行梳理、思考、提炼,从个别中发现一般,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但需注意,提炼出的“一般”“共性”“必然”,应当寓于故事讲述之中,因为记者写的是新闻报道,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