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报纸头条|乡村游,后劲“猛”在哪儿

2023-03-17 15:25:02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乡村游的黄金时节就要到了。

在沂蒙山区,最先迎接春天的,不是一片片姹紫嫣红、桃粉李白,而是遍地的野菜。野葱、香椿、荠菜……都是餐桌上的美味。“刚从地里拔出来的小葱,加上两根腌香椿,用煎饼一卷,香!”来自青岛的游客李攀一幅陶醉的神情。

山里的空气温润清新,泌人心脾……群山环绕、开窗见景,在沂水县院东头镇西墙峪民宿的大露台上一边吃饭,一边欣赏风景,宁静而美丽。“这里的山、树,还有农房,像画一样,特别漂亮,饮食也很有地方特色。”李攀说。

沂水县泉庄镇的万亩桃花林,与山水、民俗融为一体,宛若仙境。

如今,山东的乡村旅游早已不是简单的农家乐与看山景,乡村、农业与休闲、观光、体验、研学、生态、康养、民俗、亲子等元素融为一体,催生出了精品民宿、休闲露营地、生态庄园、乡村主题博物馆等众多亮眼的新业态。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乡村旅游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那么,经历三年疫情之后,面对消费复苏、市场回暖,乡村旅游如何快速恢复元气?又怎样进一步扩大优质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游客的新需求?

市场强劲复苏背后

越困难越要保经营主体

背靠大山,面朝龙泉湖,沂水县龙家圈街道南黄家庄村内,不少游人或踏青或拍照,还有的走进采摘园、农家乐,体验农事品尝美食。

“一批批游客回来,总算慢慢恢复了!”黄家庄村党支部书记黄健全长舒了口气。

受疫情影响,乡村旅游一度按下了“暂停键”。回忆起前段日子,黄健全说:“当时真的发愁,好不容易干起来的产业,会不会扛不过去?接下来的日子怎么办?”

“政策好比及时雨,帮扶我们扛过了难关。”黄健全说,关键时刻,一项项政策稳人心神:减免税收,水电费优惠,给旅游团队发补贴……现在民宿、农家乐重新开业,他逐渐找回了信心:“如今来住民宿的游客一天多过一天,农家乐的预约电话一个接一个。”

“越是困难时候,越要千方百计保经营主体。”沂水县文旅中心产业发展科科长杨磊说,县里打出政策组合拳,金融支持,税收减免,针对性加强旅游推介,整合上级乡村旅游资金500余万元,用于扶持乡村旅游业发展,“目前全县旅游市场恢复情况好于预期,据了解,乡村旅游复工复产率超过95%。”

临朐县的乡村旅游也在快速复苏。“今年春节,不光我们景区游客暴满,辖区搞乡村游的村庄客流量也不少。”临朐县沂山水库运行维护中心主任刘伟介绍说。

沂山风景区辖区共有14个行政村、50个自然村。受疫情影响,这两年游客量明显下滑。但今年春节迅速回暖。春节期间,沂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6万余人,创收500余万元。

乡村游人气旺了,农民腰包鼓了。进入3月,五莲县松柏镇窦家台子村的小樱桃花、山桃花等陆续绽放,赏花的游客逐渐增多。“现在每天来看樱花、体验山村生活的游客越来越多,停车场里停满了汽车。村里民宿也开业了,留下来过夜的游客也不少,村民的腰包自然又鼓起来了。”村支部书记韩玉高说。

乡村游助力特色农业。“游客越来越多,山里的土特色也打开了销路,卖上了好价钱。”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马家村村民司玉玲说,山楂、山鸡蛋等都成了城里人的抢手货,山里人种地更有赚头了。

从全省来看,乡村旅游强劲复苏。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全省接待游客3916.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0.3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游客量2016.8万人次,带动消费71.3亿元。

产业转型提质

让美景融入美好生活

2月底,桓台县泓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游客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游客在参与农事活动过程中,有了室内歇脚的地方。“游客服务中心占地680平方米,除了休息区,还有快餐、鲜榨果蔬饮品、游戏互动、书吧等多个区域。”泓基合作社理事长于昌江说。

“乡村旅游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不少经营者都在思考。

沂水天上王城总经理王方亮说,当前,乡村旅游已超越传统农家乐形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并呈现出从乡村观光转向乡村生活、从简单化转向特色化、精品化,从单一链条转向全产业链等新趋势。

今年春节期间,天上王城组织了一场场穿越时空的沉浸式古风体验,如纪王巡城祈福大典、王者之战等节目,为喜庆的氛围增添了浓浓历史文化底蕴。

乡村旅游不仅要拢人气,更要练内力。“以前客人吃饱就行,现在更加追求特色、追求品质。”平阴县玫瑰镇人大主席付娟说,“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已经过时,旅游需求也要从‘打卡签到式’向‘深度体验式’转变。”

她认为,作为中国玫瑰之乡,平阴这几年也在大做“花样”文章,以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镇上先后开办了乡村民俗体验季、玫瑰鲜花饼制作、艺术插花沙龙等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互动感、融入感。

在临朐县塔城镇沂山风景区王家庄子村,许多人家把农家乐升级成特色民宿。

“我们村距离沂山风景区游客中心只有3里地,这几年景区吸引来不少外地游客。我们就想着利用区位优势,在原先搞采摘、搞农家乐的同时,做民宿,把有住宿需求的游客留到我们村里来。”王家庄子村党总支书记张在伟说起村庄发展,思路清晰。

现在,王家庄子村的民宿内既有供儿童娱乐的场所,也有供集体活动的会议室,既可接待家庭聚会,也可承担公司团建。去年,在整体民宿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这里的民宿收入达到了40多万元。

“今年旅游行业开始回暖,我们村也有了新动作。”张在伟说,开春后,他们在民宿后面建起了一个配合旅游发展的展厅,通过字画、非遗产品,宣传沂山,希望能让游客爱上沂山。

“除了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乡村生活等打造好了同样能够吸引游客。”沂水县院东头镇马家崖村“老马家民宿”负责人马玲慧说,下一步还要开发更多高品质产品,优化服务,更好满足人们从“美丽风景”向“美好生活”的需求转变。

构造利益联结

区域文旅产业联手布局

和风轻拂,阳光缱绻。游人们漫步林间,呼吸着清新空气,身心与山水融为一体。周末,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苗峪村的民宿再次爆满。而过去,尽管拥有凤山、东岭、秋千山等丰富旅游资源,但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推介力度不够,苗峪村却游客不多。

变化始于2022年4月,西河镇成立西河文旅产业联盟。西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群告诉记者,西河镇专门从北京请来设计团队,将镇域内具有发展价值的资源进行整合,串珠成链,让村、企从“单打独斗”升级为“分工协作”。

“只有合理布局,才能将游客引进来,并从景点向周边疏散,既扩大乡村旅游的带动面,也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张群认为,乡村旅游是个系统性工程,不仅要打造一个个旅游景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旅游项目规划,都需要“一盘棋”统筹规划好。

“道路、停车场甚至公共厕所,都需要根据游客量来配套。”张群认为,乡村旅游要高质量发展,有关部门要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解决发展中难题。

乡村旅游升级对资金投入、经营户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不可或缺。巨野县核桃园镇的青龙山、白虎山景区,清波粼粼,峭壁林立,游客们泛舟“小三峡”,宛若穿梭在高山峡谷间。这里原来是废弃的采石矿坑,当地引入有实力的社会资本,与农民一起打造而成。今年春节假期,每个景区日最高接待游客量都超过2万人次。

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落脚点。在沂水县泉庄镇沂蒙花开旅游区,阳光下的五大场馆就像五朵金花,熠熠生辉。不仅景区引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其所在地尹家峪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景区的驻地村,尹家峪是最受益的村子,除了住房、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外,村集体年收入可达70多万元。”尹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李金泉说。

今年44岁的尹家峪村民张希红在景区的“空中草莓”种植区工作。“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每月收入3000多元。”

“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经营主体和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至关重要,通过宅基地流转、务工收入、农产品销售等方式,让农民从乡村旅游中获得实在收益,产业才能做长久。”泉庄镇党委委员张瑞宝说。

对此,山东峪泉田园农业开发集团总经理李清明也很期待:“景区周边群众开办民宿、餐饮,发展特色种植、采摘,也能提升旅游体验。”

杨磊认为,旅游发展不能任由市场与开发商主导,应进行统一规划与指导。要创新机制,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村集体引导农民入股、合作,共同参与乡村产业,建立完善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让乡村旅游美了乡村、富裕农民。

注入文化,做细做强

立足原生态突出“精特优”

“让人没想到,在这么偏远的村里,还有这么文艺的地方。”山东理工大学的几名学生慕名来到沂源县鲁村镇龙子峪村的桃花岛,“寻找文学和艺术”。

刘玉堂文学馆、李心田文学馆、“时间之花”艺术馆、“艺研柒号”艺术馆、保罗与娜蒂之家、“编织系结”艺术馆等艺术场馆,走进去,是另外一个世界,置身于此,觉得乡村与艺术,没有距离。

“区别于‘吃顿饭就走’的农家乐,龙子峪村瞄准高端度假和旅游品质提升,打造品质慢生活。”山东桃花岛艺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洋介绍说,桃花岛是在废弃的民房基础上修建的,围绕文化、艺术等主题,打造高端民宿、特色餐饮和文创商业等项目。

发展乡村游成为许多村庄的共识,但受季节影响较大,而且并不是家家盈利。“打造互动性、文化性强的主题展馆,成为乡村旅游品质提升的有效途径。”张海洋说。

同质化倾向要进一步克服。同质化、档次低、缺乏特色主题的乡村旅游比比皆是,如何克服“千村一面”的瓶颈,围绕做强“乡村旅游+”,各地先后尝试破题。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肖正强说,乡村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田园意境,塑造田园风光就是做山和水的文章,融合自然环境特色,实现“山水、林田、人居”和谐共生。但延续田园牧歌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立足自然禀赋,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当地特色资源,关注乡村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找到不同乡村的“性格”,才能走多元化特色发展之路。

在山东,具有独特性的乡村旅游项目很多。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山村剧场,一曲《沂蒙山小调》拉开了沉浸式情景剧《歌声里的红嫂》序幕,这是《沂蒙四季·红嫂》最新剧目。

临沂作为沂蒙精神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激活红色文化资源,临沂还先后推出500余种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规划红色精品旅游线路30多条,革命场景体验、沉浸式小院演出等红色旅游项目120余个,年接待游客4500万人次以上。

“山东有非常多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有的山美水美,有的底蕴深厚,还有的质朴自然,乡村旅游也应各具特色。”在李攀看来,乡村游用不着打造多么“高大上”的景点,而是要挖掘好独有资源,保持原汁原味,一棵树、一座桥、一院房子,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红打卡地”。

记者调查发现,顺应需求升级,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乡村旅游仍有一些短板需要补上。基础设施改善需加力。不少乡村旅游热点区域,到了节假日容易出现如厕难、停车难等现象。乡村游散、小、乱的竞争状态,也应该尽快扭转。

此外还要加强监管,乡村游不能成了“无序游”。有关部门应重点对消费者和基层反映强烈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安全问题,明确经营要求、细化标准,填补乡村旅游新业态监管空白,并对乡村旅游经营存在的强行推销产品、哄抬物价、掺杂、掺假等问题予以规范,配套完善医疗救助、应急救援等,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

想把乡村游这块大蛋糕吃进肚子,还要好好下一番功夫。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姬飞燕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