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新语|农资销售,送小礼品不如送好服务

2023-02-28 16:55:07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眼下,农资销售旺季已到来,为把握卖货“黄金期”,农资经销商、农资店各显神通,纷纷推出各种促销活动。笔者注意到,送礼品仍是一些农资店吸引人气的常用方式:买得多,送些小电器;买得少,送锅碗瓢盆,诸如此类。

不可否认,通过送些小礼品,的确能带动农资的销售。但现在,随着种植效益的提升,农民更看重的是农资的品质、科学的施用方法或者是配套的机械等等,商家送的小礼品,对他们来说吸引力已越来越低,甚至已成为“鸡肋”。

青岛市某农业企业,30年前只是一家小规模的农资店,曾提出转型,要求每位销售学习大量农业技术,定期考核,卖出农资就送全程跟踪指导的技术服务,技术服务团队每年320天以上行走于田间地头,并为当地十多种作物分别制定了全程农资使用方案。“技术服务”送出去了,农资销售量年年上涨,现在,小小农资店成了业务覆盖全市的“农化科技服务公司”。

可以说,这就是以技术服务拉动销售、增强客户粘性的“胜利果实”。纵观很多农资销售的龙头企业,都用好了农民眼里农资“卖方市场”的身份,发挥产业经营、知识储备等优势,以技术服务辅助销售,“手把手”教农民用农资。因此,农资店要不断完善多元服务功能,构建完备的农资供应体系,可以增加配套服务,例如提供农机服务以及农业生产相关的产品;增加多元服务,按照科学的技术标准,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多元化服务,如逐步完善科普资料发放、惠农政策咨询等功能,也可以利用线上平台推广经验技术。

还有一些农资店,积极融入农业保险服务,了解并宣传农业金融服务,了解农户贷款需求,做当地农民与金融部门之间的“桥梁”;与农资代理商联合,利用代理商规模较大的优势,探索与高校、科研院之间的合作,推广优质的农资……这些措施都有效拉动了销售。

面对新的市场需求,农资店应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三农”实际情况进行拓展服务领域的深度思考,也不妨征求征求农民的意见,“对症下药”,这样一来,与当地农业将结合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帮助当地农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评论员 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