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造林铁军”张荣军:良心造林,不计得失!他造林成活率近100%

2023-01-30 14:07:29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一米七二的个头,黑黝黝的脸庞,坚毅如炬的目光……他就是全国首个民间林长——张荣军,沂蒙山下的“造林铁军”。“造林铁军”不是浪得虚名,因为老张擅长“啃最硬的骨头”,多年来坚持良心造林、专业造林,且造林成活率接近100%。

挖鱼鳞坑,选一级苗

老张造林很专业

老张,名叫张荣军,今年56岁,是蒙阴县桃墟镇闫庄村人。12年之前,他辞职下海干造林,创立了蒙阴景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他不喜欢别人喊他“张总”“张老板”,更喜欢别人称他为“老张”。

时值三九,吴家山村西的牛栏山上,满山的柏树已经一人多高,在夕阳的映照下,这些树木就像是一个个绿色卫士,守护着这座山和这里的人们。殊不知,这是一座有名的石头山,曾创下造林八次都不成功的纪录。然而,老张不怕,2019年他接过了这个“难啃的骨头”。

沂蒙山“造林铁军”张荣军。

2019年春天,牛栏山遭遇了60年不遇的干旱天气。老张就是在那时造的这片林。牛栏山上,五分之四都是石头蛋子,土层十分瘠薄,根本无法人工开挖。于是,老张找来挖掘机挖树坑。挖完坑,就人工捡拾石头。栽上树之后,营养杯都埋不上,老张就用高压水管把四周的土冲进营养窝。为了让树成活,老张还从外地调运土壤。因为只有增加土的厚度,树木才能扎根,根深才能叶茂。他愣是将1000余方土运到山上。

“我们用三个水泵把水从山下倒上来浇苗子。那时候,我三天两夜没睡觉,黑白在山上浇水。当时的水也很短缺,水池如果干涸了,还得干等一夜。第二天早晨来了水再浇。”老张说。然而,天太旱,这样仍旧不解渴。于是,老张前前后后为这550亩山林浇了七次水。因土层瘠薄,老张还为牛栏山补植了七次,这才保住100%的成活率。而补植七次也创了历史纪录。

老张的工人兄弟们,个个都是造林高手。

老张的工人兄弟们跟着他一干就是十几年。

老张选苗标准很严,他要求两年半生,高度80公分以上,底茎1公分以上,一级壮苗,冠幅好看,带着营养碗,运输得当。对于立地条件特别差的地方,老张选抗干旱、抗逆性较强的树种。老张说什么规格的苗,对方就发什么规格的苗。验收不合格,老张就全部退回去,说一不二。所以,老张买的苗木价格总是比同行高。

老张也是一个很讲究的人,不但选苗严格,对工人的要求也很严格。老张还要求工人从后面抽苗,因为从前面抽苗会破坏营养杯。他要求工人往地下栽30公分,四周的土要踩实,因为湿了发黏,干了发散。根与土密接才活,根才能呼吸。

老张挖鱼鳞坑造林。

在沂南县王山峪村的东山上,记者看到,这里的树坑都很特别,层层叠叠的用石头垒起来。老张介绍说:“这是鱼鳞坑。定上点之后,先用䦆头刨出坑来,再用周边石头垒起来,外边高里面矮,要求60乘以50公分。咱们基本都在80公分左右吧。下点雨,都会攒在坑里,浇灌这棵小树苗,这种坑相当于一个小型集雨设备。”

如今,木已成林,老张的脸上也多了几道皱纹。

合同约定管护三年

他义务多管护两年乃至更长

今年大年初二,老张开着车又去自己曾经流过汗水的一座座山上转了一圈。在他看来,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为这就像是老父亲去看孩子,看看是否有牛羊,是否有枯死的苗子。老张说:“一草一木都在我心里装着。”

根据行规,工程苗企业一般的管护期是三年,而老张则至少管护五年,后两年全部是义务管护,不要雇佣方一分钱。他说,自己对树木太有感情了。

如今,自己八九年前栽的树,无论在哪个县,哪座山,老张隔三差五就去看看。带上工具,带上树苗,看到哪里有问题就养护哪里。对于牛栏山,老张每两周去一次,爬到山上来看看。哪个地方有歪树死树,当场进行修复。如今,他的车一年能跑5万公里,而普通人也就1万公里左右,他七年内报废了两辆皮卡车。就连村里的的三岁小孩一看到老张开辆皮卡进村,都会喊道:“蒙阴老张来啦!蒙阴老张来啦!”

对于牛栏山绿化项目,老张2019年接手,2021年交付。虽然已经交付1年有余,如今,老张还在义务管护着这片林子,由两名工人定期管护,定期补植。

与一般的老板不同,老张总是盯在项目上,与工人们一起在山上劳动,一起啃煎饼吃咸菜。去年腊月,他日夜带着工人安装生态隔离网,脚都冻了,痒得很。

曾经多次造林失败的石头山——蒙阴县牛栏山,在老张的操持下,如今满山都是树。

老张造林成活率达到100%。

老张不断走访村里的老人,记录每年哪天会下雨,哪天会下雪,他自己也每年记录全年的气象情况。老张发现,在沂蒙山区,7月中旬基本没雨,而几乎每年7月底8月初都会下雨。他几乎每年都抓住雨季造林。老张通过多年的实践发现,对于侧柏树,只要树叶不发黄,气温在5摄氏度以上,根就能生长。根长,叶就长。只要根一生长,就能成活。

“一个地方一个样,一个山头一个样。不要松土,而要踩实。”这是老张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在他看来,栽树就像抚养孩子一样。

因为性格耿直,不善言谈更不善交际,老张去投标,中标的总是立地条件不好的“硬骨头”。而老张善于也乐于“啃”这样的“硬骨头”。

按照合同规定,85%成活就就验收合格,但是老张对自己严格要求,他对自己的要求是100%。实践证明,他确实做到了100%。刚开始栽的时候,哪里有缺苗子的地方就补上,最多的时候,补栽了七次。

谈及成活率100%的密码,老张笑了笑说,哪有什么密码,如果真有密码,那就是四个字:良心造林。

不计个人得失

希望林子永远健康

爷爷是村里的林业队队长,在山上栽了一辈子树。在老张的童年记忆里,跟着爷爷上山栽树是最欢乐的事。爷爷对造林的默默付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老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这一生很苦短,我这一辈子,不遗憾。如果累死在林业上,我毫无怨言。我的信念就是:栽好树,种好树,种活它。我干的活,都是凭良心。”望着满山的树,老张坚定地说。

老张造林,不计较个人得失,只要中了标,就算赔钱也干。老张坦言,有的项目要赔好几万。他就是这个性格,宁可自己花钱,也要把成活率提高到100%。同行没有一个喜欢他,也没有一个愿意跟他交朋友。虽然干了12年造林工作,但老张的生活依旧很清贫。他幽默地打趣道,自己在蒙阴连套房都买不起。

老张的后备箱里,常备饼干、煎饼、咸菜、火腿肠等食物,因为热菜无法带上山,他已经把饼干和火腿肠吃够了。如今,每年的雨季造林,老张都会在山上住半个月,在车里面睡觉。他十分珍惜在山上造林的时间,上山就跟工人一起干活,很少接电话,没大事不下山。山里蚊子多,咬人的生物也多,他从未畏惧过。

“完成一座山,几乎基本要我半条命。干活的时候没感觉,干完活,腿疼、腰疼、胃疼都来了。但我不后悔。”老张说。2022年6月20日,老张查出患有鼻窦炎,且已经钙化,必须做手术。老张做完手术一星期就出了院,术后第八天就到工地干活了,最终工程在6月底如期交付。

沂南县王山峪村的东山。

大车无法上山,人工挑苗木上山。

老张对自己的工人兄弟很严格,也很厚道,每天早晨七点,准时上山劳动,越下雨越干活。每逢春节,无论工程款是否到账,他总会在小年之前一分不少地把工资全部发给大家,还为工人们发放一袋大米、一箱酒、一箱鱼等年货。80多名工人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一干就是十几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张就是这样的人,人们都喊他“铁打的老张”。

“老张干出来的活都是县里的样板工程呢!他不计个人得失,对造过的林进行永久性管护,造林成活率接近100%。”蒙阴县林业局党组成员、自然保护地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付伟说。

12年间,老张在平邑县造林500余亩,在沂南县造林1000余亩,在蒙阴县造林1万余亩,合计栽树190多万棵。望着满山的侧柏、黄栌、黑松,老张深情地说:“这些都是我的孩子,这辈子如果累死在林业上,我没有任何遗憾。”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大年初九早晨7点,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的时候,老张开车带上工人兄弟们又上山造林了。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刘真真 通讯员 赵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