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90后”冷书记上岗,冷家村“热”起来了

2023-01-17 09:25:39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2022年,我们村流转土地收入5万元,村集体黑玉米种植收入18万元,共计23万元。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回来了,老年食堂也建起来了,相信我们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冷家村党支部书记冷青林说。

这是1月10日,乳山市南黄镇冷家村的一场年末村民会议。多年前,冷家村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村里没有产业,年轻人不愿留下来,冷冷清清。但是冷书记上岗后,冷家村逐渐“热”起来了。

聚产业,谋发展

之前冷家村以种植地瓜、白菜等作物为主,村民收入普遍较低,村里产业“冷”。2021年5月,冷青林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就想着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村集体经济。“首先,我们应该把产业搞‘热’。”冷青林说。

2021年7月,冷家村村委成立乳山市纳抚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重新利用起荒废多年的两个大棚。冷青林带领村委先后尝试过大姜、草莓等种植项目,但是效益都不好。“果蔬投入太高,需要人工太多,不适合我们村的现实情况,还需要继续探索。”冷青林分析道。后来,在南黄镇共富党建联盟的协调下,冷家村与山东省农科院对接,引进黑黏糯玉米。2022年,两个大棚加上40 亩露天土地,共为村集体增收 18 万元。

“黑黏糯玉米,投资少回报高,2023年我们打算大力发展种植它。”冷青林说,“此外,我们准备建一个冷库来储存农产品,再注册村里的农产品品牌,打造相关的深加工产业。”

冷家村种植的黑黏糯玉米。

聚人才,激活力

过去冷家村整体收入低,年轻人都往外跑,人才“冷”。现在有了产业后,一些年轻人动了回乡发展的念头。2022年,在外做电商的冷伟芳,就回村做起了电商。冷伟芳说:“做电商,一年能卖四五十万元,还能带动乡亲们发展。”在电商从业者们的帮助下,这一年村民的农产品都卖出了好价格,因为品质好,销路畅通,价格最好时,一棵白菜甚至卖到了10元。

冷青林看到了年轻人带来的发展,开始对青年人的新思路重视起来。近日,很多村民回村过年,冷青林就挨家挨户请他们到村委,组织了一次“在外人员”座谈会。“大家伙聚起来,坐一坐,喝杯水,聊一聊对村子发展的建议和想法。”冷青林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大受启发。”令他高兴的是,经过此次沟通,又有7名年轻人想返乡创业,预计春节后落实。

冷青林(右二)正在和村民聊天。

随着回乡人员的增多,村里越来越热闹了。“对于一些年轻、有想法、想回乡创业的人,村里会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便利。”冷青林说,“眼下我们准备打造一个电商基地,由村集体提供场地、冷库等,给他们提供好的平台,鼓励更多年轻人投入到乡村振兴中来。”

聚人心,促团结

之前村民凝聚力不强,村里的一些计划实施起来比较困难,人心“冷”。冷青林思考如何让村民“拧成一股绳”。首先,他开始重开村里三四十年没开的村民大会。然而,过去老百姓的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村里很多人都失去了对村“两委”的信任,不愿意参加村民大会。

针对此,冷青林建立了“支部周四议事”制度。“每周四,党员和干部围绕老百姓急难愁困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发挥他们的作用。”冷青林说。制度成立以来,共妥善解决拖欠工资、山路整修、道路硬化、路灯监控等 15 个难题。

这个年轻书记一步步为村里做的事,村民们都看得到,于是,愿意开村民大会的村民越来越多,会场也热闹起来了。村民冷传彪说:“讲的都是村里的工作,和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大家现在都非常愿意来。”

“现在每季度一召开村民大会,基本上村里面的人都能到齐。”冷青林说,通过一次次村民会议,村里村风民风,凝聚力都有很大提升。

随着人心变“热”,大家反映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有村民反映,很多孤寡老人吃饭都是应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位老人家,把锅一掀开,只有一个发黄的馒头,还有一碗咸菜。”冷青林说,村里有些老年人生活不好,他决定为老年人建立暖心食堂。为此他寻求上级政府支持、动员群众捐款,在多方援助下建成了南黄镇第一家暖心食堂,为 33 位老人解决了一餐热饭问题。近期村民们还自发流转出 7 亩土地建立孝心农场,收入全部支持村里食堂运营。

“别看书记年轻,干的都是实事。”“我们都很信任冷书记。”“冷书记上任后,我们村成热家村了!”村民大会上,出席的村民都对冷青林赞不绝口。

冷家村暖心食堂中老人们正在吃饭。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兆兴 通讯员 姜俏俏 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