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新观察|盐碱地建起高效农业“飞地”,两年引来26家新主体

2022-11-27 10:02:58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数百亩强盐碱性地块可发展无土栽培,大面积弱盐碱性土地可种植优质西红柿。

商河县沙河镇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创新打造2100亩现代高效农业“飞地”——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引来26家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精致果蔬种植。亿元级现代农业集群初具规模,为镇域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园区内大棚栽培西红柿陆续成熟。

碱场王村番茄丰收,盐碱地上草莓红了

11月17日,金沙绿港产业园内,冬暖式西红柿大棚里串串红果陆续进入成熟期。

“9月2日种上的,采摘期可持续到来年4月份。”盛槐农业专业合作社是入驻园区的经营主体之一,理事长王敬选介绍,合作社在园区建了14个大棚,栽培无限生长型千禧樱桃西红柿,“平均亩产量2万多斤,现在看,这一季每个棚纯收入10来万没问题。”

除了西红柿、芹菜等适合偏碱土质的作物,园区还在部分盐碱性较强的地块开发无土栽培模式,种植了草莓、火龙果、大樱桃等。

在一座无土栽培式草莓大棚里,部分草莓已成熟,红彤彤挂在基质槽外,预示着首个采摘季即将到来。

大棚里无土栽培的草莓。

“这块地,是我们镇上最瘠薄的,一年前还是一片荒地,连比较耐盐碱的棉花都长不出来。”金沙绿港管委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徐志鹏告诉记者,园区位于碱场王村,多数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性,其中有数百亩地盐碱性较重,“这块地,碱性最强,企业来园区发展无土栽培,今年成功长出了第一季草莓。”

徐志鹏介绍产业园情况。

和枫(济南)农业开发集团相关负责人杨光来自市区,他介绍,该企业在园区租了五个冬暖式大棚和两座玻璃温室,主要经营草莓育苗、种植和鲜果销售等。“这块地碱性较强,近期我们测得PH值超过8。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可充分利用这类土地资源,同时避免土传病害。”他说,“草莓是今年9月份定植的,11月下旬就可以采摘了。”

强盐碱性地块上建起无土栽培大棚。

集中力量建园区,党建联合促发展

记者从沙河镇党委了解到,近年来,为拓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渠道,沙河镇提出“镇区提升、园区引领”发展战略,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建设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打造党建引领合作社聚集区、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区、乡村振兴新样板区。

来自沙河镇大仉村的绿丰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是首个进园区“吃螃蟹”的经营主体。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敬芳介绍,在产业园建设之初,村“两委”就敏锐地抓住契机,领办成立合作社加入园区,带领社员发展高品质“圣女果”西红柿种植。13个高标准温室大棚投产两年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带动社员增收110余万元。

园区采用熊蜂授粉。

成功的范本,带动更多村集体投入到这个乡村振兴样板区的建设中。据介绍,园区项目启动两年多来,已建成33万平方米高标准温室大棚,先后引进26家经营主体,发展品质安全、品种优良的精致果蔬产业。截至目前,园区年产值突破1亿元,带动万余名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根本和保障。镇党委书记刘友智介绍,沙河镇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成立了金沙绿港园区党委,下辖15个村党支部,覆盖12家企业、11家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形成组织共建、资源共用、产业共创、利益共享的发展格局。

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

“利益共同体”抱团闯市场,促产业融合发展

沙河镇创新农业“飞地“模式,改变了过去一村一户单打独斗的生产模式。园区有效凝聚各党支部和经营主体的合力,形成资金、技术、人才优势,“利益共同体”抱团闯市场。

“镇党委搭台,各个党支部和企业来唱戏。”刘友智说,为了给各经营主体当好“保姆”,沙河镇结合园区盐碱地土质特点,推出了“负面清单”提示服务,引导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地选择种植项目,避免走弯路。同时,在园区推出了系列政务服务、金融服务和科技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建设和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据了解,园区规划建设内容包括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工业园区和新型田园社区等多个功能区,其中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已过半。谈及园区打造思路,刘友智说,“我们在发展精致农业的基础上,开始着手挖掘乡村闲置资源,力图把园区打造高品质的观光采摘、旅游研学目的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探索建立‘公用品牌+合作社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管理机制,完善营销体系,为商河打造一个响亮的区域品牌。”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段书强 通讯员 李延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