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崮”事|青山逶迤昭日月,大众报人谱壮歌

2022-11-25 15:19:49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10月10日,暖阳下的垛罗崮笼罩在一片金色中。举目四望,山峰连绵,巍峨起伏,最突出的感觉是静。山峦、草木、夕阳,仿佛都被定格,安静而美好。

暖阳下的垛罗崮笼罩在一片金色中。

80多年前,这里却是烽烟遍地。“这就是大青山,位于费县、沂南、蒙阴三县交界处,山势险要。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八路军沂蒙根据地的中心区。”站在崮顶,沂南县双堠镇仲山村村民刘杏厚指着南面的群山说。

“大青山曾发生过许多抗日故事,最悲壮的莫过于大青山突围战。”仲山村75岁老人黄传合的讲述,带我们重温了抗日烽火。

1941年11月,日军调集5.3万人的部队,多路多梯队分进合击,形成对沂蒙山区的“铁壁合围”,妄图将山东抗日首脑机关及主力作战部队一网打尽。为粉碎敌人的图谋,根据地军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扫荡”斗争。11月29日,与敌周旋的抗大一分校、一一五师师部后勤机关、山东分局、省战工会等4000余人转移到沂南县西南部的大青山,却不幸误入敌人的“清剿”合围圈。

仲山村75岁老人黄传合的讲述让我们重温了远去的抗日烽火。

对我方实施偷袭、合围的,是日军参与扫荡的主力部队一部,5000余人,战斗力强,装备精良,具有山地作战经验,另有配合作战的刘黑七部伪军和土顽部队数千人,总兵力万人以上。

日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11月30日,枪林弹雨中,我各机关分数路突围。日军以优势火力把突围人员压迫到大青山的山沟里,八路军指战员奋勇冲杀,前面的倒下去,后面的冲上来,到下午2时,大部陆续冲出重围,脱离了险境。

“大青山战斗,八路军虽大部分脱险,但仍有近千人阵亡,是抗战时期山东敌后战场我方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仅大众日报社就有18位同志牺牲。”双堠镇二级主任科员尹纪山介绍说。

暮色中的仲山村。

在那场战斗中,包括山东省战工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陈明、国际友人汉斯·希伯、一一五师敌军工作部部长王立人、抗大一分校二大队政委刘惠东、蒙山支队政委刘涛等近千人壮烈牺牲。

《大众日报》第二新闻小组在突围中倒下了许多同志。他们是大众印书馆编辑部副部长郭季田,记者方曙、陈虹,编辑亓若君、雷根,还有报务员、译电员、摇机员、炊事员、交通员等,平均年龄不到25岁。

他们用年轻的生命写出了报人报国的不朽篇章。报务主任叶丰川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造纸厂指导卢再厉牺牲后,肢体仍保持着与敌肉搏的姿势;文印员文白被俘后坚决不走,被敌人枪杀……

夕阳下的垛罗崮。

第三新闻小组印刷二厂厂长肖辉、指导员魏爱民和工人徐芳奎在敌人拉网式的“扫荡”中被围在一个山头上,寡不敌众,他们将枪支砸碎,在“中国共产党万岁!”“八路军万岁!”的口号声中,纵身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突围后,报社同志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郭季田的日记,他在战前写道:“我发誓向天呼号,为了民族的生存,要流尽最后一滴血。”

大青山上的每块山石土垛,遗留着多少磅礴的史诗和悲壮的歌吟。当年,抗日先烈们用血肉之躯抗击外侮,盼望国人能安居乐业于田园。如今,在这秋日暖阳里,双堠镇仲山村正将其变为现实。

下山途中,记者发现盘山路两侧一片生机——葡萄园、芍药园、牡丹园、中草药产业园均初具规模,2600亩板栗郁郁葱葱。中草药加工厂、米酒制造坊等农产品加工、旅游体验项目依着山势一字排开;山路沿着各个自然村蜿蜒而行,不少村民家正在改造民宿,开办农家乐,还有村民把家门口的瓜果大棚变成了采摘园……一幅生机勃发的田园画卷在眼前缓缓铺开。

那群曾经风华正茂的英雄如今长眠在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

历经烽火,青山依旧。在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站在烈士墓前,默念着一个个英雄的名字,回想垛罗崮下的葳蕤山林。那一瞬,记者突然意识到,这些英雄并没有远去,而是散落在这片山林的每一个角落。山林苍翠,英魂永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周桐 通讯员 尹君 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