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崮”事|龙须崮上起风雷,激扬时空传薪火

2022-11-08 16:11:4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在蒙阴县岱崮镇,宽阔的乡村路笔直向前,远处就是龙须崮。

龙须崮伟岸峻拔,巍峨耸立。它绵延近千米,因山头状似龙头,山膀似龙须,故名龙须崮。

龙须崮。

龙须崮能够跨越世纪的风雨,彪炳史册,是因为一场暴动。1933年9月5日,中共新泰县委在龙须崮发动和领导了农民武装起义,打响了蒙阴革命第一枪。

那年春天,龙须崮地区的党员达到70多人,这时,山东省委要求各地党委举行武装暴动。

龙须崮周边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易守难攻。崮上有老百姓防御土匪时构筑的山寨、房屋,更重要的是这一带党的群众基础较好,又地处新泰、蒙阴、沂水三县交界处,距县城较远,敌人统治基础较薄弱。因此,中共新泰县委与蒙阴县党组织研究确定以龙须崮为暴动地点,时间确定在9月9日。

龙须崮景色。

经过不长时间的动员,即有700多人报名参加暴动。但因人多面广,暴动的消息很快泄漏出去。党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暴动。会后,他们迅速赶制红旗,确定了行动路线。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战斗即将拉开大幕。

9月5日黎明,暴动队伍60多人在娄家骃、李因彬、崔全法等带领下,从井旺庄出发,直奔龙须崮。

龙须崮下的笊篱坪村。

他们在崮顶插上鲜艳的红旗,在山崖上贴上标语,高呼“打倒军阀雪国耻”“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等口号。娄家骃宣布,工农革命军山东支队成立,队员的欢呼声震动了山岗。随后,暴动队伍先后袭击了张庄(现属沂源县)和坡里的地主武装,收缴了部分枪支。当地民众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国民党蒙阴县县长张尊孟闻讯后,召集民团,派县大队副大队长黄咏周带兵前去“围剿”。黄咏周是中共地下党员,赶到龙须崮后,几次与暴动领导人秘密接谈,认为暴动时机不成熟。

黄咏周带队返回蒙阴城,对张尊孟谎称民团系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对暴动队伍以收编为宜。张尊孟否决了他的提议,黄咏周写信告知暴动队伍领导人,

建议他们迅速撤离。暴动队伍得知消息后,当即决定:李因彬、崔全法等人分散活动;娄家骃、崔平章率领30余人,撤到龙须崮北面的鲁山,开展游击斗争;其余人员解散隐蔽。

龙须崮上的红叶。

张尊孟率队疾追暴动队伍。9月中旬,暴动队伍在鲁山与尾追而至的敌人发生战斗。娄家骃率部依据天险,英勇抗击,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战斗持续了两天,由于弹尽粮绝,遂于9月17日突围。突围时队伍被打散。之后,敌人加紧清乡,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参加暴动的群众。李因彬、崔全法等被迫出走,娄家骃、崔平章被捕,最后被敌人杀害。

笊篱坪村党支部书记杜连才讲述龙须崮暴动经过。

暴动失败了,但它第一次在新(泰)蒙(阴)地区树起了革命的红旗,与日照、沂水、苍山暴动一起,掀起了沂蒙山区第一次农民武装暴动的高潮,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

11月25日,在蒙阴县岱崮镇笊篱坪村党支部书记杜连才的讲述中,记者仿佛依稀看到当年龙须崮上的枪林弹雨、旌旗飘扬……那场战斗,如今已经成为一段经典的历史,为人们所铭记。

龙须崮上,松涛四起。这崮,就是一座纪念碑,高高地矗立着,肃穆、巍峨……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郭杰 王萌 通讯员 张圣虎 姚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