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崮”事·微记录|送子送郎出征前线,抱犊崮下军民情深

2022-11-01 14:47:1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枣庄市山亭区以东南二十公里,山浪峰涛,层层叠叠。群山环抱下,一峰突起,如擎天玉柱直插霄汉,这是主峰抱犊崮。

抱犊崮是“崮”形山的典型代表,山顶平整、四周峭壁陡立,雄伟而险峻。翻开《辞海》,“崮”释义后面的第一个关联词,就是抱犊崮。

抱犊崮山势突兀,周围有大大小小的山头6000多座,易守难攻,历来乃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时期,抱犊崮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敌后的重要根据地之一。

1938年9月,毛泽东明确提出“派兵去山东”。八路军第115师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带领下,挺进山东,开展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在抱犊崮山区,115师积极开展群众运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有计划、有步骤地整编地方武装。不久后,各处涌现出送子送郎参军的感人场面。

面对日伪军的“扫荡”,即使物资匮乏、家徒四壁,崮下的村民仍然冒着危险,将一家一户筹来的粮食送去前线。115师自1939年9月挺进抱犊崮山区,至1940年10月离开鲁南,前后共14个月的时间。在最艰苦的岁月里,根据地群众坚决跟党走,始终如一支持八路军,军民鱼水情筑城抗日的“铜墙铁壁”。

抱犊崮山脚下,北庄镇抱犊小学的国旗正冉冉升起,教室里飘出阵阵嘹亮清脆的童音:“人之初,性本坚;爱国家,出自然;国不保,家不安;卫祖国,务当先……”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甲 唐峰 通讯员 孙海峰 周恒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