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红色“崮”事|太公峪里运筹帷幄,青龙崮边热情似火

2022-10-13 15:48:26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新泰东北8公里外有座山,山周陡峭险峻,山顶平展开阔,山脊蜿蜒盘旋,远望似青龙盘旋直上,当地人称为“青龙崮”。崮上有纵横交错的石寨,寨下有泉两眼,一眼名青龙,一眼称长寿。泉水清澈,常年不枯。

青龙崮

青龙崮西侧和北侧属青云街道,其正北四五里有座小山村,名叫外峪村。如今,外峪村的珍珠油杏尤其出名。每年春夏之交,山坡上数千亩黄澄澄的油杏挂满枝头,令人欣喜。

66岁的方立章曾任外峪村的村干部,他小时候贪玩,常和小伙伴一起爬到青龙崮上逮蚂蚱,崮周围的故事也就听多了。“原来打仗的时候,常有八路军或者地方游击队的伤员在这崮上的山洞里养伤。”方立章的消息源是可靠的,他的爷爷方孝志是远近闻名的“锄奸队长”,而他的老爷爷方在田(在外用“方振奎”等名)曾经干过东北抗日联军的“大干部”,那把珍藏多年的“万民伞”就是佐证。

方在田很早就跟着部队闹革命,最早是跟着北伐军打军阀。方在田的小儿子方孝正常随其左右,后战死沙场。方在田的老伴因此受了刺激,天天闹着让方在田把儿子找回来。方在田无奈,直接下了东北,后来走上了抗日战场,这一去就是半辈子。

外峪村

父亲走了,老大方孝志撑起了家。当年匪患不断,外峪村人过不上安生日子。方孝志开始拉队伍,扛起枪,志在保家。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军全面侵华。隔年7月,31岁的方孝志带着队伍加入革命部队,后成为新蒙县独立营二连连长,投身卫国。

1939年2月,从广饶县派过来的共产党干部延春城到新泰县开展党的工作。延春城首先在瑞山后发展党员,建立了党支部。不久,他与上级派来新泰工作的高启云等一起组建了“八路军驻新泰办事处”,并组建了一支抗日武装,从恶霸地主和国民党军队手中夺取枪支武装了自己。

方孝志的一个任务就是锄奸。“在龙廷大集上,都知道方孝志的名号。当时,他经常挎着篮子扮成农民,篮子里放上枪,伺机寻找汉奸除掉。”方立章说。当时青龙崮周边算是八路军的后方,村里有近百人都加入了共产党的队伍,当年村里的男爷们大都参加过“担架队”,妇女则在家摊饼、做鞋。

老支书方建军的父辈兄弟七人就有三个参加了八路军,其中老六方孝兰还在南麻战役中牺牲。“我五大爷方孝山去南麻抬过伤员,后来,解放军战士为表示感谢,还送给他一条皮腰带。”方建军说,“打孟良崮时,山后曾是解放军的指挥部,很多物资是我们这边送过去的。当时,不知道谁在那里,后来才知道是陈毅元帅。”

青龙崮东侧山下是龙廷镇将军堂村,再往东是九顶凤凰山,顺着山往东就是太公峪村。太公峪三面环山,一侧面河,1939年10月28日,新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在该村成立;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时,华东野战军的指挥部也设在该村。

太公峪村

“当时陈毅就住我家这个西屋里,我奶奶还给他烙饼吃。”68岁的太公峪村村民王清宝说。华东野战军的指挥部设在了时任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封振武的老丈人家,也就是王清宝的爷爷家,而封振武的妻子正是王清宝的二姑王杰。

王清宝的父辈姊妹八个,大多都跟着共产党干革命。“我二大爷17岁就参加革命,是‘县常备队’的,后来打鬼子受过伤;我父亲18岁参加民兵,南麻战役负责送粮食、抬伤员、看俘虏;四叔年轻时就是儿童团团长;三姑从13岁就开始在附近的兵工厂里造手榴弹。”王清宝说。他们全家人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和二姑王杰有直接关系。

王杰自小性格坚毅,随其六姨在新泰县城读书,思想先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在的太公峪早拂去了当年的满目疮痍,青山环抱,绿水萦绕,已和附近的掌平洼、老瓜峪等村组成了红色乡村旅游景点,每年都能吸引上万人来此游览。

青龙崮周边,群山连绵,时值深秋,层林尽染,山果飘香。

如今,青龙崮周边,群山连绵,时值深秋,层林尽染,山果飘香。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祝超群 见习记者 李兆兴 通讯员 范清君 赵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