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这十年看山东|坚守+突破,乐陵小枣长成大产业

2022-09-16 18:56:51 发布  来源:大众报业·农村大众客户端

今年小枣大丰收,枣农乐开了花。

中秋到,枣儿红。随着一年一度小枣采摘季的到来,枣乡乐陵又热闹了起来。

乐陵小枣主产区朱集镇,万亩枣园内游人络绎不绝,采摘品尝,笑声不断;枣园快运中心,一箱箱、一盒盒小枣现摘现发,运往全国各地;枣乡农民书画院内,曾经种枣、放羊的粗糙大手熟练握着画笔,将枣乡美景流淌在笔尖,展现在纸端;枣乡工业园内,机声隆隆,一瓶瓶精深加工的红枣养生饮品正在走下流水线……

“在乐陵,小枣种植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小枣是我们乐陵的名片,是我们乐陵人的根和魂。虽然受市场影响,我们的枣产业也曾遇到不少困难,但我们一直在坚守,留根、保魂。从种销模式,到产业链延伸、产业文化挖掘,现在,我们小枣产业越来越壮大。”说起家乡的小枣,朱集镇人大主席吴霞很是自豪。

整建制流转,专业团队种枣

小枣收获季节,本该是枣农最忙的时候。可是朱集镇前周村枣农王荣昌却当了甩手掌柜。原来,今年,朱集镇实施枣林整建制流转项目,他和老伴的4.6亩枣林也流转了出去。

“种枣树是个辛苦活儿,从春天一直得忙到秋天。春天剪枝、施肥,五六月除草、开甲、防治病虫害,七月份清理树下,八九月份张罗着打枣。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好,管理那几亩枣树真的是力不从心。”王荣昌说,“现在枣林流转出去,每亩地人家给咱500元保底费,收益好还给分红,比自个种强多了。”

“我们乐陵靠近北京、天津等地,不少人常年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根本管不了枣树。由于市场、天气等原因,前几年乐陵小枣卖不上好价钱,好多人家干脆把枣树撂荒了,看着真心疼。”吴霞说。

枣树由谁来种?怎样种才能种好?

“单打独斗,肯定不行。2018年,我们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吸纳枣农入社共同管理。但是,合作社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缺资金。土地流转、枣树养护、招聘工人,干啥都要钱。”朱集镇前周村党支部书记、村枣树合作社理事长周之军坦言,尤其是撂荒林刚收回来那两年,他们需要先养树,收成一般。要是收获时再赶上阴雨天,更是连本也收不回来,压力特别大。

朱集镇是乐陵小枣主产区,全镇5万多亩枣林,主要集中在31个村庄。前周村面临的问题,其他村庄也有。

发挥国企担当,把红枣产业托起来。围绕千年枣林的管护,今年,乐陵市探索实行了“网格化管理、企业化运营”红枣产业发展新模式。

“我们将枣树种植核心区1.5万亩枣林,整体流转给国企——乐陵市土地开发整理有限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这些枣林被分为四大片区,124个网格。每个片区成立一个管护公司,选聘工作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管护长。同时,通过开发公益岗,将原来的枣农变为护林员,也就是网格长,实现由群众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督的转变。”吴霞介绍,每亩枣林企业给枣农500元保底费,年底根据具体收益进行分红,国企、管护公司、合作社、枣农,按4:2:2:2进行分配。

周之军介绍,他是第一片区管护长,带领公司48名员工,管理着3385亩枣林。枣林规模化管理后,机械化程度大大提升,实现了机械化喷防,无公害种植。“光农投这块每亩地就可节省200多元。而且农技专家指导管护,枣的品质得到了较大提升。”

“今年枣树管理的特别好,加上风调雨顺的,小枣亩均比去年能增产30%以上,总产量预计可达135万斤。”吴霞高兴地说。

快递进枣园,小枣热卖四方

种的好还要卖的好,农民才能鼓腰包。

“我们朱集镇有两个双4A红色景区——‘冀鲁边红色文化景区’和‘乐陵千年枣林景区’。”吴霞介绍,近年来,红枣、红色文化,互相借力,引来无数游客,也带火了当地的小枣采摘。

9月8日下午,王双志村种枣能手卢万昌正在枣园忙活,一通电话打了进来。

卢万昌的枣园离“枣乡记忆馆”不远,每年到他园子里摘枣的游客都有不少。

“想过来采摘的,问我枣红得咋样啦。” 接罢电话,卢万昌说,“我种了三亩半枣,主要是卖鲜食枣。进入农历八月,一直有人打电话问枣红了没有。今年枣比往年熟得晚些,前两天才开园,每天能摘一百来斤,五块钱一斤,一会儿就卖完了。”

除了传统的进村收枣、观光采摘,这两年,随着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小枣还出现了新的售卖方式——线上交易。

大常村是朱集有名的小枣种植专业村。这两年,每到小枣成熟季节,快递车辆直接进入枣林,枣农只需要把订单通过手机传输给快递员,快递员打印订单后即可将新摘的小枣装箱发货,整个流程控制在十分钟以内。实现了“上午在树上,下午在路上,晚上在百姓桌上”。

科技加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产业发展壮大,需要多元化发展。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必须借力科技,走精深加工道路。”采访中,吴霞建议我们到乐陵市德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去看看。

枣叶茶、枣花蜜,红枣休闲食品、红枣养生饮品,德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内,品类繁多的红枣精深加工制品令人耳目一新。

品类繁多的红枣深加工产品。

“我们公司是2010年成立的,最初做的是原枣粗加工。近年来,我们加大同科研院所的合作,重点研发高附加值的小枣深加工健康类产品。新产品的附加值是粗加工产品的5倍。”德润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月起说。

产业发展壮大,科技加持的同时,乐陵还在发掘枣文化,赋予产业新动能上做起了文章。

能在古稀之年拿起画笔画家乡美景,卢万堂很自豪。

2019年,枣乡农民画院在王双志村成立了。五六个六七十岁,曾经种枣、放养的老汉,经过短期培训拿起了画笔。

“做梦都没想到,我能拿起画笔,把家乡的美景画出来,当成文旅产品、枣乡伴手礼去出售。”9月8日下午,枣乡农民画院内,77岁的老枣农卢万堂老人,拿起一张A4大小,装帧好的枣林风景画自豪地说,“画这幅画,我只需要一天时间,画多少,合作社收多少,一幅50元。钱是小事儿,能干上这一行,挺光荣的。”

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民画成了当地农旅宣传的伴手礼。

《枣林牧羊》《春到枣林》……枣乡人画枣乡景,农民画作伴手礼。困境中求新生,质朴与时尚结合,乐陵小枣不正是在枣乡人这样的坚守与突破中慢慢长大吗?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姬飞燕 通讯员 张梓琪 苏安矗